国际高中课程怎么选?国际高中课程的选择问题;一、了解孩子;二、看清举办机构;三、资源的支持。

DSC_5282.jpg


国际高中课程的选择问题


一、了解孩子


如果选择IB课程,就要清楚为什么要选择IB,而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相应的适应能力。比如说IB课程理念是要求学生均衡发展,如果偏科很厉害,选择IB也许就会受到很大挑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选择课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以及大学认可度是决定课程体系的三个重要方面)


二、看清举办机构


社会上有许多开办IB、A-LEVEL课程的机构,所以更要看清这些举办机构。首先要看这些机构的办学理念,其追求的利益有多大就决定了它在其中的投入有多少。


课程的设计、管理机制、生源和师资都跟一个机构相关。同样是A-LEVEL,有的机构办得很好,有的机构办得很差。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看、去选择:


➤机构办学理念

➤对生源是怎样控制的

➤提供的课程在数量上是怎样设置的

➤机构管理者的个人背景


三、资源的支持


大学课外活动、未来的发展规划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与国内不同的是,分数决定一切。国外是完全不同的,国际课程需要很多课程去支持。 

 

学习国际课程需转变理念

 

当你要去做一个国际课程的时候,从家长或者学生的角度来说,有一些理念是要改变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国际课程非考试


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考试更多是一种assessment,是一种评估、测评,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最终呈现和考核,因为只有通过“过程”才能培养你的能力。考试只是他们的一个呈现形式而已。所以说,上国际课程不是去考托福考SAT,也不是刷题去考A-LEVEL、AP、IB。


二、不要只为奔藤校


并不是上了国际课程就是一定要奔着藤校去的,如果最终目标没有去藤校那就认为上国际课程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家长,要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正直诚实的孩子,并且对于未来世界、未来发展能够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有好奇心,会思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一个可以获得终身快乐的人。这才应该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一个比较好的期望。我们的理念在这一方面是需要改变的。


从规划角度来说,越早规划越好。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对GPA的要求。综合绩点是对学生从9年级到12年级这四年日常学习过程的一个总结。这就是美国课程的一个直观体现方式,如果你的过程不好,想通过突击拿到一个比较好的成绩进入一个好的大学这是十分困难的。


三、中国文化与重要科目


我们的孩子之所以不直接送到国外去,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视,是一种情怀。对于西方来讲,它有可能更希望你的孩子是一个全盘西化的孩子。其次就是英语学习,国际课程对英语学习的重视是再怎么也不为过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英语基础,那么在国际课程上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再者是数学学习,应该讲,国际课程也罢,国内课程也罢,入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数学不好,除非你完全学习艺术否则你在未来大学换专业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说数学是国际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当然,如果数学确实是自己的劣势学科,那可以在国际课程中通过选课避开数学,这也是国际课程的一个优势。


从选课角度来说,课程的丰富性还是很重要的。对于升学来讲,课程涵盖的方面要比较广同时要兼具深度。再有我之前提到的应用型课程,比如营养学,这在以后进入西方大学或者踏入社会寻找实习或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我是很希望学生在学有余力时可以多选一些应用型课程的。


Q:为什么很多中国学校的国际班不收中国大陆的学生?


M:公立中学的国际班,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来批准办学的时候需要招收外籍子女。所谓外籍子女即其父母为外籍,子女亦为外籍。所以它不收大陆学生是很正常的,这是国家政策对它办学的一个要求。


Q:小升初需要考小托福吗?


M:现在的初中是不能做国际班的,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不能做国际课程,所以不存在考小托福的情况。


Q:初升高考国际学校有什么要求呢?


M:这个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一般的学校会去考英文、考数学,有的学校还会考科学。我自己了解到的情况是,英文肯定是用英文考的,数学和科学有一些学校会用英文考,有一些用中文考。


Q:现在初一的学生怎么来规划?


M:初一的学生如果家长已经有规划,即高中在国内读国际课程、大学在国外读的话,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不要仅仅是学科培养,第一个是英文,要广泛的阅读;其次就是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去做一些课外的活动,比如说社区服务,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再有就是要引导孩子有兴趣。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自己要做的话,会从培养小孩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阅读习惯是从兴趣开始的,并不是说家长买一本书逼着孩子读,孩子就会有这个阅读习惯的。但是不管怎么做,尊重孩子是最主要的。


Q:普高和国际班对孩子的培养差别在哪里?


M:简单讲,普高的做法就是刷题。学生就是用重复劳动解决问题,高三就是题海战术,上半学期结束高中课程,下半学期就是复习。在平常,学生还要进行考试排名。严格讲,我个人是非常反对这种学习方法的,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是通过做题提高分数。尤其是我们的高考,考验的是学生的知识而非能力,这就决定了这样培养出的孩子他没有能力。学科能力的更替又是很快的,富士康的机器都能代替工人了,那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呢?


如果一个国际班以国际教育的理念去做的话,应该说他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上还是和国内的课程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们的家长有很多这样的感慨感言,就是中国高中对于学生是刷题,备战高考,很忙;西方的高中学生要考试、测评兼具社团活动、发展特长也很忙,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忙更有意义,我们的忙可能从未来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做得不够好。


Q:中国学生的活动设计、运动项目是否具有中国特色更有利于申请?


M:这个问题我想这样来回答。就是不要刻意地因为要申请才去参加活动。最近爆出来有一个中介,它弄了一个非洲义工的活动,其实无非就是为了包装孩子。我们的原则是说,课外活动是为了帮助孩子从活动中习得学习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对周边社会的认知、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和满足感,从中去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这才应该是课外活动的目的,而不只是为了申请。


Q:高中生如何进行大学学业规划?


M:这是个大话题,如果你选择去上国际课程,那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要与孩子沟通,最终帮助孩子进行规划。我讲的也是一个普遍的原则,关键还是孩子能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做,自己去了解,自己去规划的能力和过程。


Q:AP选课是不是越多越好?


M:肯定不是。不管是AP还是A-level,选课肯定不是越多越好的。为什么不是越多越好呢?我们都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外国大学的招生官或者教授也不是傻子,一个人选了10门课,在国外很多学生是把10门里面的一些课程用AP课程替换掉的,比如上了AP的化学而没有选修学校的化学,才会出现一些选修了十几门课的情况。


所以从AP课程选修的角度来讲,美国学生平均也是5、6门课,中国学生基本上目前也就是高二3门课,高三3-4门课,也就是总共6-7门课的样子。全美高中生各州的选课平均数量在6.5门左右,可能会有增长变化。


Q:AP课程真能抵学分吗?


M:能不能抵学分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说了算,说了算的是大学。这个要看各个学校的要求,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

如何在幼儿园阶段实施英语启蒙教育?

给自己一次机会
去创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