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教学法是谁提出来的?

母语教学法是谁提出来的?
母语教学法的优点与不足?
已邀请:

The_PerCY

赞同来自:

一问:母语教学法的前世今生:
 
给大家讲个故事:在1878年的时候,一个叫做Maximilian D. Berlitz的26岁小伙子在波士顿开了一家外语培训机构,开业当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其实开业前一年,也就是1877年,这哥们儿就颇有心机的去申请了一项专利,叫做Berlitz Method,中译:贝立兹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呢,主要操作就是从一开始就采用全外语教学,像母语一样学
 
后来这种方法被写进了如今的任何一本关于外语教学法的教科书,成为历史上几大基本教学法之一,我们称之为:直接法。贝立兹本人也成为传奇,多传奇呢?当年德国皇帝的英语他亲自调教的,西班牙国王的英语也是他操作的,last but not least, 这位老兄从当年波士顿一家店,到如今140年后,已经开到全球73个国家550家店。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贝立兹英语。一直以为史书记载的都是过去,没想到一家培训学校可以活了140年,活到了今天。它活下来的原因也许很多,但最核心的就是三个字: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外语学习方法。

在外语教学法的编年史上,同样相对有效的方法还有:整体语言教学法(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和浸入式教学法(Imersion)。而这三种方法无一例外的,都是去模仿母语的学习机制。所以我们不妨都给它们一个统一的名字:母语教学法。

有两件有趣的事情:

1在浅浅参加的这次CCTV希望之星全国10强赛中,所有孩子清一色都是采用母语教学法。这足以证明一点,母语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 在我们能看到的新一代的出自民间牛爸牛妈们之手的英语启蒙书籍里,从廖彩杏到吴敏兰,从汪培廷到安妮鲜花,无一例外都是在讲述母语教学法。

我相信这不是互相抄袭,也不是对于既有教学法的沿袭,而是每个人在经过自己的实践,在实际操练后的殊途同归。我们从无奈的将孩子(20年前是将自己)托付给现行的主流英语教学模式,到痛定思痛后的自我救赎,目光几乎都放在了我们是如何学好母语的这个法宝上,并且越来越多的人用时间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后人可以跟随的路来。

而反观主流的英语教学模式,尽管多有尝试,但其本质,依然停留在一个叫做“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的教学方法上。顾名思义,这是一个讲语法,练翻译的外语学习法。而这个方法,在外语教学法的编年史上排在第一位,也就是500多年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一帮教拉丁文的人玩儿的。此法虽然落后,但是从古至今,在全球范围内竟然一统江湖,无可匹敌。究其原因:1 可操作性最强,2 对教师要求最低。

而如今,时代不同。我们有了唾手可得的多媒体资料。我们在教学中对于老师的依赖程度可以降到最低。原版的音频,视频,不同语言人之间的即时交流工具,不同国家人群在现实生活中的融合,都使得母语教学法的推广成为可能。而这些推广大使们,至少在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来自民间。因此浅爸认为此处应该概括一句:

母语教学法,这是一场源自民间的英语大变革。
 
二问:母语教学法的优点与不足?
 
从总体上说,自然母语学习法的理念就是“母语怎么学,英语就怎么学”。 让我们一起回想小时候学说话的情景。当我们看到别人喝水,自己也想喝水的时候,就聆听并模仿别人说“水”字,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说“水”。我们的这种语言学习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并没有人强迫我们去记忆说话,当我们本身有了需求、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听、去说。为学习者营造一个母语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忘记了英语“学习”而进行的是英语“体验”。从而达到如母语般迅速掌握用英语交流的神奇效果。
 
母语教学法的不足:
 
英语是我们的母语么?既然不是,我们使用纯母语教学法,逻辑上成立么?

每周上1次课,是否能从频率上达成母语习得的环境?

使用全英文上课,就算纯母语教学法么?

我们的母语中文,是听、说、读、写同步提升的么?
 
 当我们开始用逻辑代替焦虑的时候,很多问题的答案就自动出现了。

我并不是否定母语学习法,相反,母语习得的很多逻辑理论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但是首先得看到,我们所处的并非英语的母语环境。

从专业的角度说,除了母语教学法以外,最常见的两种英语教学法是EFL和ESL。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即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就属于此类。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是指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它的教学对象首先是英语国家的新移民。

我们这代家长的英语学习,其实大都是走了外语教学法的路径。由于这个路径的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我们更容易相信母语教学法的优势。

问题在于:我们所处的真实环境,根本达不到母语的量。母语法不现实,我们又不甘于外语教学法,所以,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才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

这是在母语和外语之间的一个更实际的折中概念,也更具有实操性。我们所倡导的家庭英语启蒙,正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理论基础上的。
 
 
 
 
 

MI_愿予必成

赞同来自:

当谈到英语学习的时候,很多人都听说过“语言习得”或者是“母语学习法””。 然后,当我们在讨论按照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我们在讨论什么吗?

对于母语学习法的原理是否有清晰的认识?母语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只是就意味着如果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就可以自然习得了呢?就比如现在盛行的“磨耳朵”英语启蒙的方法是不是只需要播放视频音频就可以了呢? 又或者,一种观点是学习母语的时候从来不背单词不学语法,所以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学习语法了呢?

其实,母语学习法不是字面意思理解的大量的语言输入就可以保证语言的自然习得,而是有条件的。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了解1. 母语学习法当中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 2. 儿童和成人语言学习机制的不同。

1. 母语学习法当中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母语学习场景:

大量的、浸泡式的语言输入,根据前面所讲到的语言的真正的获得应该是建立语言符号和所指对象(图片、声音、动作、抽象思维等)的直接联系,大量的浸入式语言环境可以保证信息的大量重复性输入(虽然也同样包涵一些相对的无效输入),所以从而可以逐渐建立这种语言的对应方式。

而外语的学习则同样应该遵循可理解、大量、且重复这三个母语语言习得的三个基础原则。需要做调整的部分则是根据具体语言学习者年龄的差异有所调整,但无一例外的是都需要去掉无效的语言输入,增减语言的可理解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高质的有效的语言输入。所以这一部分回答了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单纯的“磨耳朵”意义未必很大,一定要保证上面三个条件的实现才是有价值的。

2. 儿童和成人语言学习机制的不同

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由于加工语言的生理基础的不同,语言习得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儿童在掌握语言时,是左右脑紧密配合的,更准确说,是用右脑帮助左脑实现建立语言区。儿童在最初听到任何语言的时候,一上来肯定是不懂的。但因为他们没有语言,再给他们解释也是无用的。他们通过在出现这些词句(一般先是简单词汇,更严格说是指这些词汇的语音)时的场景图像的观察(当然还包括触觉,嗅觉等其他辅助的感官刺激,盲童甚至仅靠这些辅助感官刺激),而猜测这些词句大概代表的含义,并与图像进行“联系”。经过几次的重复刺激后,形成了对这一语音符号的“条件反射”,在大脑语言区的位置形成了脑神经的一个网络结构逐渐构造该语言的语言区,最终实现了用这种语言的语音符号思维的能力。

总之,儿童的语言获取过程是:猜测——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语言区——实现语言思维。

而成年人开始主要应用左脑来“学习”语言了。左脑是逻辑脑或理性脑,右脑是图像脑或感性脑。婴儿大脑所具有的神经元突触数量大约是成人的两倍,负责左右脑的联系的神经也比成人丰富, 所以小孩子在获得语言时, 左右脑一起紧密配合使用。而到了大约六岁时,有人研究说如果这些神经元突触还不使用就开始消退,有人研究说左右脑的神经链没有开始使用就开始萎缩(还有说断裂的),到了十二岁,这些神经元突触啊链啊就只有小时候的一半了。

所以成人以后,左右脑分工开始变的重要。而使用左脑学习很多时候是依靠记忆,而不再像儿童一样那么迅速建立语音和图像之间的关系形成语言区,总之,成人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记忆——记忆区——知识。


尽管存在关键期,但语言能力实现的最终结果,成年人跟儿童应该是近似的,就是应该最大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实现可理解、大量、重复的有效语言输入。不断练习,毕竟语言最后是一种集合生理的技能而不只是储存在记忆区的知识。

YourSail

赞同来自:

母语教学法前身是贝立兹教学法,在1878年的时候,是一个叫做Maximilian D. Berlitz的26岁小伙子,申请的一项专利,叫做Berlitz Method,中译:贝立兹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呢,主要操作就是从一开始就采用全外语教学,像母语一样学。
 
国内目前流行的教育机构,号称母语教学法。其实,只是徒有其名。

首先,师资力量。现在国外有很多外国人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方式来教英语。只要是白人面孔,会说英语,就被大量的输入到中国来,陪孩子练口语。但是他们其实,对中国人本身的思维方式一无所知,对教育也一无所知。

其次,号称以场景教学。每节口语课是不同的话题,说过去了,就过去了。学生没有任何的可以再次练习的机会。所谓母语教学,就是外国人带着你,多说多练,像婴儿一样地去练习。但是我不明白的是,婴儿一个词可以絮叨一个周,每个词都可以反复巩固练习。但是这种每节课大量的生词,场景一节课就过去的情况下,怎么可以起到练习巩固的效果呢。

再次,就是在课上,外国人对那些不发言的人,持以非常消极的态度。他们要么是不理会,要么是问,你为什么不讲话。学生不讲话,是因为听不懂。外国人不会把生词写在黑板上,也不会教句型,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母语自顾自的唠唠嗑而已。

这不是教学,这只能是非常小量的纯正的母语输入而已。

母语教学法不足之处:

我们所处的真实环境,根本达不到母语的量。母语法不现实,我们又不甘于外语教学法,所以,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才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

这是在母语和外语之间的一个更实际的折中概念,也更具有实操性。
 
最好的语言学习状态,便是让学员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平和的心态和状态中,不知不觉地忘掉自己强烈的学习目的性,而一旦大家只以沟通、交流、获取信息为目的,学员的进步便会快许多。
 

DIU我要练肌肉

赞同来自:

什么叫母语式英语教学?

对于英国人来说,英语就是母语;母语式教学就是指按照人家英国人学英语的方式进行英语教学。

首先,母语式学习的根基就是建立语言思维。语言思维是学习语言的灵魂,它就像一根绳子一样,将零散的声音信号或文字信号串成一条完整的逻辑链,形成逻辑关系,这才是学习语言的意义。

就像我们学习汉语,首先建立的一定是汉语思维。而且我们很容易发现,周围的孩子一般在4-5岁左右就基本形成了汉语思维。

为什么孩子的汉语思维建立的如此之快呢?因为没有任何其他语言的干扰,所以在母语环境中习得很快。

习得的方式是成“块”状的,而不是点对点翻译。简单说,孩子看到的任何事情,都是连猜带蒙的理解。

比如,一岁的孩子看到奶奶生气地说:“你怎么又把牛奶打翻了!”他可能并没有听懂奶奶说的任何一个字,但是他通过奶奶的表情、动作、语气、以及当时的情景,会猜测:奶奶生气了,为什么呢?哦~可能因为我打翻了牛奶。

就是在这样慢慢的把汉语方式和场景对应的过程中,孩子就熟知了汉语方式,可以运用汉语的方式去大量的听、说,这标志着孩子建立了汉语思维,然后上学,通过汉语思维认识汉字,并将大量汉字组成逻辑关系。

殊途同归,母语式学习英语也必须先建立英语思维,而建立英语思维第一步一定要先排除汉语干扰,大量看、听。因为语言思维是在听、说中“习得”来的,而不是在阅读中“学得”来的。

说到这,要提醒家长不要被哗众取宠的广告所迷惑,并不是每周找个外教连线说几句话,孩子就能获得英语思维这件礼物。因为外教说的那几句话信息量太小了,而且还是刻意地让孩子鹦鹉学舌,让孩子去记住。语言思维一定是在大量的信息和场景中习得而来的,如果你记发音、记拼写,肯定会有汉语干扰,这就不是习得了,是在学得,人是不可能通过学得获取任何语言思维的。

如果你非要去刻意地学英语、记英语,这种方式实质上就是把英语当成第二外语来学了,就是要用汉语去理解英语,把汉语和英语之间捣来捣去。

zzLzsj

赞同来自:

母语教学是指使用学生的母语进行的教学(除非是学习外国语文相关学科),普遍为世界各国所使用。

使用母语教学的优点,主要是使学生在没有语言障碍之下,以最熟悉的语言学习,能够尽量明白课程的最多内容,无须因为外语能力不足而不明白课程内容。然而,如学生的母语不是世界上的强势语言,接受母语教学的学生或较难与国际接轨。
 
作为爸爸妈妈可谓是为孩子操碎了心,对孩子的任何问题总是很谨慎,一方面想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能够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孩子的英语成绩,因为在国内考试成绩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其实这两点并不矛盾,母语教学法对孩子应试成绩的提升的确没有传统课堂见效那么快,但是越往后就越能看出母语学习法对英语成绩提升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随着高考的改革,英语口语与听力逐渐纳入各省市的考试范围,也足以看出国家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逐渐重视,那么通过母语学习法学出来的孩子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听力和口语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听和说。

其次,英语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就是语法问题了,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这是最让学生头疼的事情,其实,母语学习法学出来的孩子学语法时也会学得很轻松,那是因为孩子在接触语法之前,他就能够很轻松的说出大量的英语句子了,而这些英语句子里面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掌握了很多深层次的英语语法,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而已,所以这时候老师给他讲一个语法,他就能够举一反三,可以轻松的掌握英语语法。

 
相对的母语教学也有缺点:

05.png

 

clemoex

赞同来自:

从总体上说,自然母语学习法的理念就是“母语怎么学,英语就怎么学”。 让我们一起回想小时候学说话的情景。当我们看到别人喝水,自己也想喝水的时候,就聆听并模仿别人说“水”字,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说“水”。我们的这种语言学习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并没有人强迫我们去记忆说话,当我们本身有了需求、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听、去说。
 
“自然母语学习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教学法是课堂环境学习英语,以教师“授”,学生“受”为主要学习形式,英语学习缺乏真实性、互动性、生动性;而自然母语学习法则引用了五千多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令学生产生自然兴趣,是在实际环境中学习运用英语,接触英语的通用法。
 
传统教学方法多是固定的上课时间,并且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课程、老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老师以班为单位,认为所有学生的进度一致。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忙,跟不上进度或缺课的现象在所难免,所以课程结束后学习成果往往无法保证;自然母语教学法则让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可以清楚明了的记录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进度及测验结果。
 
传统教学方法制定了统一的教学进度,同一课堂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进度慢的赶不上,快的无法超前,对每个学生的集体学习问题缺乏针对性; 而自然母语教学法特有的灵活性学习进度让学生到达同一水平才上同一课,并且自主调整学习进度,不会发生缺课的情况。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由老师翻译、解释后学生以单纯“受”的形式学,并且教材选用的内容不够社会化,致使阅读、写作优先于听、说能力,所以在实际运用中学不能致用; 自然母语学习法强调人学习语言就是在一遍又一遍听的基础上开始的,正是有了“听”的积累,才有了一脉贯通的语音系统,才学会了说话。自然母语学习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听,其结果,学生不仅一出口便发音准确,而且语音显得特别流畅,进而达到听→理解→口语→对话→阅读→写作等学习环节的全方位进步。
 
传统教学方法将学生固定了只能听老师一种口音的英语,往往老师少许的不标准的发音就会给学生一生的口音造成影响,造成了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发音”;自然母语教学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在语音室课程中反复练习聆听多种不同口音,短期内练就一口标准地道的美式、英式口音。
 
母语教学优势?
 
首先,它是一个非常迅速、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参与到不同的场景中去反复练习,如怎么请朋友吃饭,怎样去面试一份工作等,都是实际中需要去和别人交流的场景,让学员身临其境,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真正的把学习英语当作乐趣,形成语言记忆。在真是场景中形成的记忆往往印象非常深刻,不需再去死记硬背,而且掌握起来的速度也是相当之快的。
 
自然母语学习法是把各个真实的生活场景融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让不同级别的学员自然而然的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这种习惯,与汉语是一样的。我们说汉语,不也是一种习惯吗?说到容易不容易,我想任何一样学习都需要自己不懈的努力,只要努力了,自然就会出成果。但是在这里,我敢肯定地说,用自然母语学习法学习英语,与其他的英语学习方法相比,可以说是最迅速、最灵活的。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