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入学后可以选择专业吗?

高校入学后可以选择专业吗?
已邀请:

老虎在细嗅着蔷薇

赞同来自:

高校入学后可以选择专业吗?
 
部分可以部分不可以。
 为了网罗更多的优秀生源,各个高校纷纷出招,但是今年各个高校最为热衷的还是许诺考生进校后可以转专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0所高校的信息显示,今年如果考生没有考上理想的专业,入学后还有机会换专业。招生专家介绍,高校推出的转专业政策大大地满足考生的专业需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填“服从专业调剂”,不但能增加考生被录取的机会,将来还有机会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

现场

“能否转专业”成咨询热点

上周六,记者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发现,“进校能否转专业”、“哪个专业更好”成了今年考生及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华北电力大学等几所高校招生负责人称,淡化分数谈专业,这表明考生上大学的目的性更强。

在两个双休日举办的咨询会上,许多高校注意到了考生心理的变化,开始打出“进校可转专业”的招生卖点。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对转专业出台新政策。表示转专业有三个条件:第一,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排名5%的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第二,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在本专业排名10%可以申请跨学院转专业,或者在所在学院范围内转。第三,文经法类学生不允许向理工科转专业。而四川大学则表示,同学在大一下学期提出申请,学院根据其学习情况进行审核。大学二年级转入新的专业学习。

一些招办主任认为,考生多考虑一些专业方向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都有利。

【实用贴士】

部分高校今年收费标准

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学费为: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各专业每生每年2500元,外语类专业每生每年6000元,艺术类专业每生每年10000元,其余专业每生每年5000元或5500元。住宿费标准为每生每年750-1500元之间。如果国家调整2007年本科生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学校将按照新规定收取。

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学费标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学类、市场营销、公共事务管理、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5000元/年;软件工程专业一、二年级5500元/年,三年级开始按学分收费,三、四年级共需修读80学分,400元/学分;国际学院的电信工程及管理和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4万元/年;其他各专业5500元/年。另外,学校将根据住宿条件的不同收取不同标准的住宿费。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类、英语(医学)、护理学(涉外方向)专业为5800元/年;制药工程专业为5500元/年,其他本科专业为5000元/年;高职(专科)为7000元/年。

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本科生各专业学费标准为:艺术设计(艺术类)专业每人10000元/学年,其他专业每人5000元/学年;高职(专科)专业学费标准为:商务日语专业每人7500元/学年,其他专业每人6000元/学年。如果国家调整2007年学费标准,将按新标准执行。

外交学院:2007年学费为每名学生每年5000元,住宿费为每名学生每年650元,如国家调整2007年本科声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学校按照新规定执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7年本科安全工程专业每人4600元/年,其他专业每人4200元/年。高职(专科):艺术设计专业每人10000元/年,其他专业每人6000元/年。

动态

多所高校表示可换专业

今年,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北京印刷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0所高校承诺,考生进入该校后将可重新选择专业。据了解,各高校允许在校大学生转专业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志向、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些高校招办主任提醒考生,从一些学校之前转专业的情况看,有的学生草率行事,见有机会转专业,就盲目地去参加转专业考试,而在学校将其学籍转到新专业后,又后悔了,不愿意去读;有的学生转了专业后,学习不能及时跟上。为此,今年很多高校向学生强调,想转专业,一定要对申请转入的专业确实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长;尽可能避免转专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对申请转入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要有详细了解,对课程的难易程度、能否跟上进度以及学习年限是否需要延长等了解清楚之后,再做出理性抉择。

换专业机会不断增多

和过去入校门即一锤定音的选择方式,目前各高校对换专业的要求,管理趋于宽松,机会越来越多。

据中国农业大学招办主任周旭峰介绍,该校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很多,一是两个试验班和园林专业继续从全校新生中选拔部分同学;二是一年级学生可有两次转专业机会,三是按学科大类招生的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可自主选择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表示,学生入学后,均有机会二次选择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从2003年起,在校本科生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社会的需求以及第一学年的学习情况,提出校内转换专业的申请。

华北电力大学允许部分优秀本科生有条件地重新选择专业。对于品德优良、成绩突出,一年级必修课累计平均学分成绩在80分及以上、且专业排名在前3%以内的优秀学生,可以在校区范围内申请转专业(原则上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不予互转,但根据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相近学科门类之间可以互转)。联大本科部分专业允许学生入学一年后自主选择转换专业,名额限制在专业学习成绩前5%以内的学生。

复旦大学每年提供500个转专业名额,但目前提出转专业申请的考生只有300至400人。

记者从北大了解到,如果考生入学后对所学院系内部所有专业均不感兴趣想改学其他院系的专业,有以下途径:一是入学后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可以申请转系或转专业,双方院系同意,需经过一定的测试(目前转系比例的限制为20%),合格者可以转系(部分专业如哲学、考古学、地质学、非通用语种等专业的保送生和高考中降分录取的学生不允许转系);二是可以选修双学位,毕业时可以取得两个毕业证书(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或两个学位证书(主修专业和双学位专业);三是在毕业时保送或报考硕士研究生时进行专业调整。
 
高校专业选择七大建议

专业与院校同等重要

选报一所名牌大学是许多家长及考生的共同愿望,这无可厚非。名牌高校不仅能让人接受到良好教育,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人文环境也能润物细无声地帮助考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受益终身。

但是,考生选报志愿时,专业选择也很重要。因为专业很多时候就是未来的行业,决定着今后所从事的职业。专业选择是职业定位及人生发展的第一步,它不仅关系到在大学学什么,更关系到今后干什么。选报志愿时如果仅仅关注院校,忽视专业,轻者入学后后悔不已,想方设法转专业;重者厌倦或放弃大学生活,重返高考考场;更严重者会影响一生的发展与幸福。所以我们认为:志愿选报时专业选择与院校同等重要。

专业选报分三大类

专业选择分艺术、文史、理工三大类,每一类包含的院校、专业、计划数是不同的。艺术类基本上面向文史、理工类考生兼招。文史类专业数量、计划数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而且绝大部分专业文理兼招。理工类专业数量、计划较多,只有个别专业招收文科生,理、工、农、医这四大门基本上都是理科生的天下。在教育部颁布的2013年《新版专业目录》中约有500个专业,其中理、工、农、医四大门类就有270多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一半儿以上,可见理科生专业选择空间大,范围广。

考生和家长在志愿选报时要以今年北京市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根据考生类别选择相应专业目录。文理兼收专业,在《招生专业目录》艺术、文史、理工各类别里都有所显示。

专业选择抓准内涵

面对诸多院校琳琅满目的专业名称,一些考生及家长“一头雾水”,感觉像“雾里看花”一样。

有的家长和考生会望文生义,从专业名称上妄加评定专业内涵。如看到“航空”、“航天”字眼,就认为都是研究制造飞机的专业,殊不知二者差别很大。“航空”研究的是地球大气层内的飞行器,如飞机、热气球、飞艇等;“航天”研究的是大气层外的飞行器,如运载火箭、载人飞船、各种卫星等。可见,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家长和考生如何“拨开云雾”,清晰明了地识别专业的真实面目呢?我们认为,家长只有提前做好功课,从类似《高考专业介绍与选择指导》的书中、从招生通讯《招生专业目录》中、从《院校招生章程》中、从各院校网站上,通过不同渠道了解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修业年限、毕业后授予的学位及就业具体流向等事宜,才能“慧眼识真金”,迅速地揭开专业面纱,将专业内涵了解透彻,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

同一专业不同院校差异大

通过对2011年811所在京招生院校的不完全统计分析得知:有300所院校招收计算机类专业,280所招收英语专业,240所招收法学专业……这说明不同院校会开设相同专业,但考生及家长要注意,相同专业在不同院校差异很大。

随着高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很多院校陆续开设“计算机专业”,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但彼此间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水平却差别较大。相比而言:历史悠久、师资雄厚的综合性理工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更突出一些,文科类院校要弱一点。

“法学”专业普遍开设,但每所院校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各不相同。有的即使在同一院校,培养方向也会有所差别。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是既能从事立法工作,又能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是特色”,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四大法学院,课程设置通识课、主要专业课等课程统一,占专业的90%以上学分,其余10%为自选,毕业生从事公检法系统或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较多;大连海事大学也是法学专业名校,但培养方向更趋于院校特色,有两个法学专业,一个学海商法,另一个向国际经济法方向发展。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可根据高考成绩优先选择专业的权威院校。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权威院校,如土建类老八校是清华、同济、东南、天津、西安建筑科技、重大、华南理工、哈工大等,经济学类实力派院校是人大、北大、南开、复旦、清华、对外经贸、中央财经、上海财经、厦大等。然而,并非所有专业的权威院校都是重点院校,一些普通院校中的重点专业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如北京印刷学院的印刷学专业、北京建筑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日语专业等都是资格老、教学水平比较高的专业。所以,在分数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考生根据专业发展及培养方向不同,报考一些普通院校的重点专业也是明智的选择。

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选报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专业。近几年,新兴专业也时有产生,有的是两个专业交叉形成的,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地理学加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科学;有的是从大专业中分离出来的专业,如给水排水专业是从土木工程专业中独立出来的一个专业,是负责房屋上下水工程、城市地下水管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工程的学科;还有的是为适应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专业,如会展专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个新兴服务行业,是我国今后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

对于院校的传统、特色、主打专业,只要成绩允许,家长和考生可以放心大胆选报。一般来说,传统专业在院校录取分数中相对偏高一些。而对于新兴专业,一方面要看到新兴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急需行业的专门人才,有利于今后就业,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兴专业可能在教学上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资源、设备、师资上还有所欠缺,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前行的,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与检验。所以,考生和家长在选报时还需冷静分析、斟酌利弊、慎重取舍。

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选报

“冷、热门”专业是人们在填报志愿时根据现实的就业难易、就业收入和工作环境等情况而衍生出来的。其实“冷”与“热”是相对于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而言的。

在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报考时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如今在就业上遭遇了寒流,已连续3届(2007年-2009年)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报考时的“冷门”,90%的调剂专业,如地质、船舶与海洋、石油、采矿、油气储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如今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成了就业“香饽饽”。所以,家长和考生在志愿选报时不要过分追求当时之“热”,冷落一时之“冷”,要遵循“热”极必反,“冷”极必“热”的规律,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设立长远目标,合理选择专业。

实事求是选报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每年的高校录取中都会发生因条件不符而被退档的现象。2012年因为身体原因被退档考生有20多位。究其原因,就是在志愿选报时,忽略了实际情况,没有实事求是选报适合自己的专业。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