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窃取别人的智慧成果比窃取物品更可耻



 
外国人如何看待考试作弊:在美国,窃取别人的智慧成果比窃取物品更可耻
 


2015年9月9号,SSAT(美国高中入学考试)考场爆出大范围作弊丑闻。


 
来自深圳某培训班的学生70%拿到了2400分的满分成绩,北京某些机构也发布若干满分成绩。有学生爆料,在当天考试结束后,很多学生高呼“押中了”。同时,某些机构的机经押题班人数爆满。所谓“押题”和“机经”像极了古时某些行业的暗语,它们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心里都明白。

SSAT机构对这次考试2350分以上的学生进行审查,并且在19日进行了一场只针对中国考生的加试。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怎么了,拿高分还是犯罪?”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近一年来中国留学考试教育行业的种种行为,就会发现SSAT机构的这次审查不是空穴来风。中国考生的信誉早已千疮百孔。
 
近一年,各类留学考试亚太考场频繁爆出作弊丑闻,大量(无辜)学生成绩被延迟和取消,大学申请被严重影响,来自中国的申请者的信誉受到质疑。然而这场风波还在愈演愈烈,风波中心的庞大的中国留学生军团该何去何从?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一年来的各类作弊事件:

2014年10月31日College Board发现大面积舞弊行为,宣布将重审且推迟公布亚太地区SAT考生的成绩:10月30号,一位曼谷考官给CB发了这样一封信:

“ 这个周六,我们一共为130名学生提供了考试服务。(但我要说的是,)为SAT考生们服务,我很乐意;为中国的SAT培训机构,我没有兴趣。(而他们的行径)绝对是有组织的犯罪行为:那130名学生有10位来自中国,他们不仅坐在同一排,而且准考证号是连号的。很显然,这些学生的考试都是由同一个人注册,而这个人很可能是来自中国某个培训机构的员工。包含在该培训机构打包服务中的可能还包括签证申请、机票以及通过手机提前获取考试答案。我相信这些人一定从中大赚了一笔。不仅在泰国,在同一个时区的其他国家,他们可能也也如法炮制。

(一名作弊的中国女生被我们抓了现行,)她把iphone手机藏在外衣口袋里。而当我们在考前收集学生手机时,她谎称早上已经把手机交由妈妈保管了,但她在考试过程中偷偷查看手机却戳破了她的谎言----她被监考老师抓了现行(我们并不会对考生进行搜身检查,所以考生到底有没有私藏手机我们也无从得知。)。检查她的手机时,我发现里面满满地都是当天试题的“正确”答案,所有都来自她一个叫Blue Ocean的“朋友”。根据这位考生的供述,这位所谓的朋友即是她所在中国培训机构的老师。后来考生还告诉我们,所有的答案都来自当天早些时候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同一场考试。...”

这位考官在信的最后还表示:

“ 对于那些老老实实备考的考生,我感到非常抱歉,他们有权要求在一个标准的、不受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考试。同时我还想说,到目前为止,在泰国考生身上我还没见过这样的作弊行为。的确,他们考试有时会超时,也有时会根据休息时他们朋友的建议试图跨区更正答案。但仅此而已。”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那些“老老实实备考的考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场风波最大的受害者。

10月份的SAT考试是最关键的一场,因为这是很多学生申请大学前最后一次SAT,然而CB仍然决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成绩审查,并且发布消息称已经掌握“确实可靠”的舞弊证据。这导致很多顶尖大学马上宣布不再看亚太地区10月份SAT成绩,给申请者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学生信誉一下子跌到冰点,以至于再后来,很多(靠自己努力拿到)高分的学生都被名校拒之门外。

在这么沉重的代价之下,很多留学教育机构依然我行我素,而很多考生也仍然愿意顶着莫大的风险继续做着不劳而获得白日梦。

紧接着的11月12月SAT考试也爆出了作弊丑闻,然而CB也无可奈何。在SAT考试前一天晚上,各种培训机构竟公开在微信朋友圈等地方散布第二天考试真题和答案,引得众多考生纷纷“无私”地四处转载。一开始,很多人以为只是闹剧而已,毕竟怎么可能在前一天就拿到答案?第二天考试让所有人大跌眼镜:那些题和答案是真的。

不光SAT,雅思和SSAT(高中入学考试)也被卷进了这场愈演愈烈的作弊风波之中。

今年五月,美国检方对15名中国学生提起诉讼,指控他们在GRE考试中花钱雇佣“枪手”代考,通过伪造护照和聊天软件进行作弊;被逮捕的学生恐获刑20年。 

今年九月,北京、长沙、南京等多个城市的雅思考生,成绩都被雅思官方进行抽查,导致成绩延迟发布,部分学生成绩将“永久不被公布”。 

这些闹剧的背后,是中国留学教育界令人震惊的真相:为了成绩,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根据承办考试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声明,“有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罔顾所有学生的利益,尝试非法获取考试材料”。而在国内业内人士看来,SAT考试作弊,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很多机构都是靠“偷题”来吸引学生报名。

尤其令人心痛的是,一年以前,作弊也许只是某些机构和一小部分的考生的不能说的秘密;然而在近一年来的曝光和舆论的批评声下,这项产业竟然有愈发蓬勃的势头:媒体曝光这些行为的初衷是提醒其他考生不要跟着某些不法机构起舞,不想却把这个曾今只能在暗处活动的产业搬到了阳光下,做了一次免费广告;很多考生“猛然醒悟”作弊的好处,毕竟除了被抓到的倒霉蛋,还是有人侥幸逃脱。贩卖试题和答案竟然已然成为公开的交易,明码标价,光明正大。




数不胜数,尤其在考试的前一周,各类贴吧和论坛的版主删答案贴的速度根本跟不上他们刷广告的速度。
却无可奈何。
我们投诉过,我们咒骂过,然而却根本无法阻止他们。只要有一个考生被不劳而获的高分所诱惑,这个行为就永远不会被根除。
这个产业似乎是一只以舆论的谴责和无辜受牵连考生的愤怒为食的怪兽,肆无忌惮地摧毁着一个留学生群体的信誉和一切。
而它却每次都可以全身而退,受伤的都是那些无辜的想靠自己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学子。
最可怕的是,它是无形的。感谢互联网,它已经不需要靠为数不多的教育机构来成长,你只要随手输入“SAT答案”,遍地都是它的爪牙。
它嘲笑着CB,嘲笑着ETS,嘲笑着所有的美国大学招生官:纵使你知道我的存在,你又能怎么样。
是啊,审查归审查,又有多少真正的不法分子得到了应有的处罚?更多的却能够逃脱制裁,招摇过市。这才是最令人悲伤的一点。
这种无可奈何。
中国有句话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用在这里,再精确不过了。

在曝光的调查中,中国教育机构所用的作弊手段令人咂舌。

收买法律不严地区(比如尼泊尔,泰国和斐济等)的邮递员,把CB寄送的考试资料拍照后请老师制作答案。
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学生同时考试,边考边用各种工具发答案。
时差作弊:让澳洲的考生利用两个小时的时差在休息时给加州还没开考的考生传答案。(托福考试中,这一漏洞在2013被堵上)
购买非法的CB试卷,利用SAT会重复使用过去考卷的特点,让考生在考试前便能做到试题。
等等,等等。
而前天的十月份SAT考试刚结束,网络上便瞬间流传开当天的考试试题:15年3月的北美试题。

小编当时就觉得毛骨悚然。
作弊和反作弊的战争,任重而道远。
在《中国留美学生开除状况白皮书》中,统计遇到开除状况的案子中,有超过60%因为学习不及格,有超过20%是因为学术作假而被美国学校开除的。学术不及格,大多是因为以前考试不真实;学术作假,大多是因为以前投机取巧惯了。

在美国,抄袭和作弊是天大的错误,很多因此被开除的中国学生都十分不解为何如此“小题大做”,因为也许在我们眼里,“这都不是个事儿”:谁没在课桌上写点英文单词?谁没早自习抄过同桌的作业?谁没在考试的时候瞥过两眼旁边的人的试卷?甚至我们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扭曲地鼓励这种行为:我们被要求背诵”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全集“,并且谁在考试中能够完美”借鉴“一篇,谁就能拿到高分。

而在美国,窃取别人的智慧成果比窃取物品更可耻。所有学校都有不同的考试Honor Code;英语历史老师都有一个系统分析学生作文有没有抄袭现象。一经发现作弊和抄袭,直接卷铺盖走人。也许就是这样的想法的差异,在加上对“高分”的宗教信仰一样的崇拜,系统性的作弊行为才能一开始在在中国考生中慢慢滋生。

那我们该怎么办?
当我们发现抄来的东西更能拿到A,买来的答案能带我飞,守卫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我们自己的信念。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

分数是什么?
分数应该是一个对拼搏和汗水的衡量的标准,和自己真实能力的写照。在考试后,我们能拿到的不是一个优异的分数,而更宝贵的,是一段无价的人生经历。背单词时的纠结,做阅读练习时的焦躁,写作文时的奋笔疾书,练语法时的疑惑,这些种种回忆何必不是一种历练和宝贵的成长过程?当自己终于能在考场上秒杀长对比阅读,终于能在25分钟内写满两页作文后悠闲地检查一遍,终于从当初单词题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的悲伤变为自信的笑容,当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拿着2200+的分数的我们内心的快乐和这段时间带来的收获,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本身所代表的东西。分数只是一个数字,如果连这个数字它真正的意义都无法理解,单纯追求表面的光环,又是为了什么?

抵制留学考试作弊,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为了还要我们去奋斗的未来。

我希望,这样的闹剧不会重演。为了对得起自己的汗水,也是为了留学生群体的所有正在拼搏的所有人。

具体为啥会有搜狐的水印,是因为这是lz转到搜狐的平台了。但是如果没看到lz前几层楼的呐喊的同学们如果喜欢,有兴趣关注一个全部由留学生组成的微信平台(还有福利大奖!),欢迎微信搜索abroamerica哟我会爱你们的木啊。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