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主要内脏与好吃的吃法

就算没吃过也不要抱持偏见,一定要去优良的餐厅尝试一下内脏

牛肉的内脏种类主要包括以下22种。或许很多人对内脏的印象是有腥臭味、形状怪异,因此敬而远之;但事实上,只要经过正确处理,内脏的臭味会减少,充满独特的美味。既然都光临日本的烧肉店了,当然一定要充分享受和牛才有的美妙内脏滋味。



除了信赖的餐厅之外,内脏类请烤熟后再吃。


 
1. 牛舌



亦即牛的舌头部位。有时候还会细分成「舌尖」、「中舌」、「舌根(舌心)」和「舌下」等部分,稀有度也不一样。一般店家端出来的牛舌,多半是「中舌」。当然各家店的肉质也大相迳庭,通常都是价格便宜的肉较硬且肉汁少,价格贵的肉质柔软且多汁。牛舌也是东北、仙台的知名名产。

【推荐的烤法、吃法】

薄片的话建议五分熟。单面炙烤,不用翻面,直接享用。若是厚片,以小火慢慢烤两面,然后让肉休息大约烤的时间的一半以上,使热慢慢透进肉裡。调味,一般建议盐酱。若是顶级牛舌,只需胡椒盐等简单调味,享受肉的鲜味。

2. 牛颊肉(ツラミ、ホホ・ホッペ)


 
所谓的牛颊肉,就是牛脸颊的肉。因为是经常活动的部位,所以肉质味道浓郁。虽然略硬,但是油脂也很多,有著独特的风味。

【推荐的烤法、吃法】

若是薄片,建议快速炙烤让火透进肉裡的七分熟。喜欢烤熟一点的人,最多也只能控制在八分熟。油脂不油腻,以盐酱最佳。懂得吃的人会沾胡椒盐。

3. 食道肌(ネクタイ、ノドスジ、シキン)

牛食道裡面的红肌部分。肉质含有肌纤维,吃起来脆脆的。可以享受浓郁又醇厚的味道。这个部位在内脏中比较没有臭味,又非常稀有,若是在菜单上看到,一定要挑战看看喔。

【推荐的烤法、吃法】

烤过头会变硬,最好烤七分熟左右。佐盐酱比较清爽,还能品味其口感。

4. 气管软骨(ウ儿テ、フエガラミ)

所谓的「ウ儿テ(音Urute)」,韩文的意思是「气管」,指气管的软骨部分。气管软骨原本很硬没办法吃,多半都是切开刻花才端上桌。这个部位几乎没味道,纯粹享受独特的脆脆口感。

【推荐的烤法、吃法】

建议烤全熟。确实烤到表面硬硬脆脆,才能享受独特的口感。佐味以盐酱最佳。

5. 胸腺(シビレ、リードヴォー)

出生后1年以内的小牛胸腺,在法国菜中也常会使用。有满满的脂肪,满满的香浓味,不过稍微有一点内脏臭味,适合懂得吃的老饕。附带说明,日本市面上很难得买到小牛,所以几乎都是进口品。

【推荐的烤法、吃法】

建议八分熟,将外侧烤到脆硬,裡面的油脂渗出的程度。注意不要烤过头,因为油脂渗出太多裡面会变得乾巴巴的。若想品尝原味,推荐清爽的盐酱。搭配味噌酱也不错。

6. 牛肺(フワ)

牛肺的口感很独特,宛如棉花糖一般。味道比较清淡,几乎没有臭味,若您是第一次挑战内脏,从牛肺入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推荐的烤法、吃法】

绝对不能烤过头,否则会变得很难吃。建议五分熟左右最棒。烧烤的原则是,当表面的孔吹出泡泡时翻面。沾清爽的盐酱品尝;当然想先尝试味噌酱也OK。

7. 牛心(ハツ、ココロ)


 
这个部位是牛的心脏,成牛的话重量可达2公斤。心脏的特色就是纤维质很多,纤细软嫩,咬起来脆脆的。在内脏中属于比要不臭、不油腻,味道清淡容易入口的部位之一。

【推荐的烤法、吃法】

尽可能吃五分熟,单面快速烤一下就好了。不喜欢太生的人,顶多烤到七分熟左右。盐酱可以盖过清淡的味道。胡椒盐也OK。

8. 牛心管(ハツモト、コリコリ)

位于牛的大动脉内,距离心脏30~40公分左右最粗的部分就是牛心管。1头牛只能取得约500公克,因此一般烧烤店多半不会淮备,可以去内脏专卖店等试试看。若店家处理得宜,吃起来不仅没有臭味,还能吃到些许油脂感。即使是第一次尝试的人也能轻鬆入口的内脏之一。

【推荐的烤法、吃法】

难得的部位可不要烤过头,以五分熟最佳。烤透了,才能享受到脆脆的口感;但是烤过头会油脂尽失,最好避免。本身没什么味道,建议佐盐酱。味噌酱也很合。

9. 上横隔膜(ハラミ、アウトサイドスカート)


 
这个部位属于牛的横隔膜,但是指靠近背部的部分,在烧肉店可是很受欢迎的顶级肉。肉质的特色是柔软、油花分布均匀、肉味浓烈。这个部位与其说是内脏,还不如说是帮助呼吸用的肌肉,所以当成肉应该没问题。有些店家会把它和接下来介绍的「内横隔膜」,一起当成「上横隔膜」上桌。

【推荐的烤法、吃法】

一般来说,肉厚才有较多的油花,品质也更优良;但是还是建议五分熟。不想吃油脂的人,炙烤约八分熟也可以。先佐以甜酱才是王道。想要品尝肉鲜味者,沾胡椒盐。令人意外的是盐酱也很搭配。

10. 内横隔膜(サガリ、ハンギングテンダー)

这是横隔膜下方靠近肋骨侧的部位。与横隔膜一样,看起来是肉,但被归类为副产品的内脏类。肉质类似横隔膜,柔软又多汁;但是味道比横隔膜清淡。能取得的量有限,所以被列入稀有类。

【推荐的烤法、吃法】

以表面烤到微脆、火透到肉裡的七分熟最佳。第一次尝试者,建议配甜酱,如果想尝一下和横隔膜有何不同,则建议选择简单的盐酱。

11. 瘤胃(ミノ)

牛有四个胃,这是其中的第一个胃,与其他胃比起来,这个最大而且肉厚,嚼劲十足。皮的部分很硬,因此上桌前多半会将皮剥掉并划开几刀。其特色是脆脆的口感,处理乾淨的瘤胃还有个独特的鲜甜味。非常推荐给首次吃内脏的朋友。

【推荐的烤法、吃法】

以确实烤透的全熟最佳。慢慢地烤,让火透进内部。味噌酱可以压制臭味,比较容易尝到瘤胃的美味。喜欢吃内脏的行家,选盐酱也OK。

上等瘤胃(ミノサンド、サンドミノ)

这是瘤胃裡面含脂肪较多的部位。想要同时享受瘤胃脆脆的口感和油脂美味,推荐您一定要吃这个部位。不过,在瘤胃裡只有一小部分,很稀有。

【推荐的烤法、吃法】

和瘤胃相同,最好是烤到全熟。第一次吃的话,还是味噌酱最好。也可以试著选盐酱,享受油脂的鲜甜。

12. 蜂巢肚(ハチノス)

牛的第二个胃。诚如其名所示,因为外观像蜂巢而命名。前处理相当耗费工夫,还得加酒等长时间煮过;不过在牛的四个胃裡面,可说是最好吃的部位。清爽的味道和独特的爽脆嚼劲是其特色。

【推荐的烤法、吃法】

一般烧肉店都会在前处理时先川烫,所以七分熟OK。通常会先用甜酱之类的蒜蓉烤酱醃製后再上桌。

13. 牛肚条(ヤン、ハチカブ)

这是连接牛的第二个胃蜂巢肚和第三个胃牛百叶的厚肉部位,1头牛只能取得极少数的稀有部位之一。有著独特的口感,脂肪多味道浓郁;但是有时候店家前处裡得不够乾淨,会有一点臭味。换言之,牛肚条的味道好坏,取决于前处理是否得当,所以一定要找值得信任的烧肉店。

【推荐的烤法、吃法】

将表面烤得脆脆的七分熟最佳。基本上是配味噌酱享用。

14. 牛百叶(センマイ)


 
牛的第三个胃。乍看之下很多人都会敬而远之吧,但其实是完全没有臭味,就算生吃也没问题的部位,所以推荐给内脏首尝族。咬起来脆脆的口感,让很多人一吃就上瘾。

【推荐的烤法、吃法】

以表面烤得脆脆的七分熟为最佳。如果是用蒜蓉甜酱醃製,一定要小心不要烤过头。对第一次吃的人来说,味噌酱比较能接受;不过,因为没有臭味,所以也可挑战盐酱看看。

15. 牛皱胃(ギャラ・アカセン)


 
牛的第四个胃,其特色是脂肪比其他的胃多,质地柔软。吃起来有嚼劲,味道浓郁。如果口感佳、味道浓郁,代表这家店的前处理做得很好,保证是优良店家。相反地,如果前处裡不当,吃起来会觉得噁心、没味道。

【推荐的烤法、吃法】

油脂味饱满,建议吃表面烤得脆脆的七分熟。不喜欢油脂的人,最好稍微烤久一点,烤掉油脂。和其他的胃内脏一様,与味噌酱最搭。

16. 胰脏(グレンス)

牛的胰脏几乎都是脂肪,味道油腻,可以享受醇厚的味道。提醒您,因为油脂多,所以不要一次摆很多在网子上,可能会引发大火燄,每次放上能够控制的量就好。非常稀有的部位。

【推荐的烤法、吃法】

建议吃五分熟,外表烤得脆脆的,把油脂锁在裡面。第一次吃的人可以尝试盐酱,享受粉粉软软的口感。行家的话,沾胡椒盐充分享受胰脏独特的油脂鲜味和味道吧。 

17. 牛肝(レバー、キモ)​



牛的肝脏。牛内脏中分量最大的,重量甚至达约5~6 公斤。有股特别的臭味,所以很多人不喜欢;但是鲜度不同,味道和品质也大不相同,最好到值得信赖的店家。口感柔嫩,越是新鲜咬起来的脆度越不同。

【推荐的烤法、吃法】

请注意,绝对不可以生吃。以前曾经有「生牛肝」这道菜,但是现在已经禁止生吃了。七分熟左右最佳。烤过头,味道和口感尽失。第一次吃的人还是选甜酱,才能尝到肝的鲜味和浓郁,而不会感觉到那股特有的臭味。喜欢吃肝的朋友,盐酱或味噌酱都OK。

18. 脾脏(チレ、タチギモ)

牛的脾脏。市面上几乎看不到的稀有部位。味道类似肝脏,鲜度够好的甚至还能生吃,因此在生牛肝被禁止后,有些店的菜单就用这个替代。

【推荐的烤法、吃法】

最好保留一点生的口感,以充分烤透的七分熟为佳。薄片的话,烤一下就烤透了,要注意别过头了。和肝一样,建议佐以甜酱,以抑制多血部分特有的臭味,也比较容易入口。 

19.丸肠(コプチャン、コテッチャン)


 
牛的小肠,保留圆筒状不切开,将内侧翻出来变成外侧,切成一口大小。这是喜欢吃内脏的人必吃的部位,和其他内脏比起来脂肪较多,而且脂肪的甘甜味浓郁。虽然很油腻,但是富含胶原蛋白,具有美肌效果,因此很受女性朋友喜爱。

【推荐的烤法、吃法】

建议八分熟,慢慢烧烤,让火透到裡面的油脂。可以的话,最好用小火慢慢烤。选择甜酱或味噌酱等口味较重的调味比较适合。

20. 大肠(ホ儿モン、テッチャン)

牛的大肠,多半是只大肠中特别柔软、脂肪呈条纹状分布的部位。虽然比不上丸肠,但是和其他内脏比起来,油脂量还是很多。但是,这裡的油脂和红肉裡的不一样,味道清爽,吃起来感觉比较不油腻。而且厚度较丸肠厚,吃起来弹牙。

【推荐的烤法、吃法】

建议吃七分熟。烤法是先把油脂面朝上烤,等到烤脆后再翻面烤。如果喜欢吃油脂,趁著油脂滴落前享用吧。怕油脂太油腻的人,等烤掉油脂再吃。配甜酱享受浓郁的滋味。想吃清爽一些,建议配盐酱。

21. 直肠(テッポウ)

牛的直肠。在肠的部位裡脂肪算少的,有著独特的嚼劲。若前处理处理得很仔细,不仅不会臭臭的,味道清淡且没有腥味,非常适合初次尝试者。

【推荐的烤法、吃法】

差不多全熟最好吃,但要注意不要烤过头了。烤焦会变苦,就不好吃了。调味料的首选当然是甜酱;不过盐酱或味噌酱也很搭,不妨试试看。

22. 牛尾(テー儿、シッポ)


 
诚如其名,这裡是牛的尾巴部分。因为这个部位常常活动,所以肉的鲜味浓郁。每间店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有的去骨,有些则是带骨上桌。这个部位的肉质稍微硬又粗;但是味道特别浓郁,也吸引不少粉丝呢。

【推荐的烤法、吃法】

一定要尝一尝五分熟。如果不喜欢肉生生的感觉,稍微烤久一点也OK。若是带骨的话,烤到表面脆脆的就能享用萝。想吃牛尾特有的肉味,盐酱最好。芥末酱油、甜酱也可以。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