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进校园,手机进课堂,就像一个隐形杀人,更像是新的精神鸦片,消磨了意志,分散了精力,荼毒了思想,带坏了风气,浪费了时间。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IMG_2856.JPG



近年来,在网络上流传着如下的两句话:


(1)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惊人的相似;


(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甚至有如此段子,要想毁掉中国的青少年,请给他们每人发一个智能手机。手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泛滥和普及,足以从思想和精神上冲垮未来社会的接班人。还有人把手机比喻为青少年的精神鸦片。上述话语也许言过其实,但实际生活和教学中,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危害越来越大,更多的是负面效应,而非正能量。


手机普及率带来的连锁反应,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成年人都无法控制这种病毒式的恶习。家庭里,夫妻两人的话语减少,各玩各的手机,各找各的乐趣,把孩子丢在一边。单位里,人员之间交流也是手机来取代。微信、微博、电子图书、微商。本来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但智能手机具备了娱乐、交际、支付、上网、拍照、阅读、视频播放等多种功能,手机的使用者从成年人,发展到不具备经济实力的青少年。现代社会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不断有媒体报道,手机对校园的冲击事情,对当下教育质量的消弱效应。大学生玩手机,讲师们摔碎手机;小学生们玩手机,教师扔掉、没收手机。因为手机,引发了口水战;因为手机,引发了师生关系的矛盾;因为手机,掀起了校园的炫富浪潮。这类新闻层次不穷。作为具有一定自控力的大学生玩手机,推托为课堂缺乏吸引力,故而用手机来打发时间,尚且还说得过去。约束性欠缺的中小学生上课玩手机,不专心听讲,教师不进行管理和教化,就未能认真履行的工作职责,对学生不负责。现实的情况却是:教师在对待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事件上,根本是进退两难,要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局面。不没收不管理,助长了孩子们贪玩的学风。一旦没收暂时代管,却遭到家长和媒体的强力批评和大力指责。动辄就搬出相关的法律,譬如《教育法》、《未成人保护法》、《物权法》,找出相应的条款,说教师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声称这手机是孩子的私有物品,没收的方法极其简单,是侵犯了学生权利。言外之意,教师违法,令人十分窝火。其实,没有哪位教师是侵犯学生权利,没收手机并没有任何一位教师想要据为己有,而是暂时性代管,督促其认真听讲而已。这个年代真够奇葩,教师管理学生用心,却被家长们指责。

老公在高中担任班主任,有时候也遭遇到学生拿着手机玩一节课的现象。忍无可忍,将个别贪玩孩子的手机没收,按照学校规定,学期末直接归还给家长。结果,不过三五天,家长们就三番五次地打电话索要,毫无羞愧之意。老公委婉批评、耐心劝说,对方还振振有辞,说是方便孩子与家里交流。如果没有了手机,孩子在校的情况就无法准确得知。家长们态度都如此,难怪孩子肆无忌惮。


手机进校园,手机进课堂,就像一个隐形杀人,更像是新的精神鸦片,消磨了意志,分散了精力,荼毒了思想,带坏了风气,浪费了时间。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带坏了校风,物质攀比,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小学生拿着苹果6S、三星NOTE、小米,学生之间相互炫耀。看谁的手机速度快,谁的手机功能多,谁的手机拍照像素高,纯粹古惑仔,典型的不务正业。


二、是极度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探究兴趣,不利于孩子学业提升。上课偷着聊天、玩游戏、看八卦,甚至跑到黄色网站里,如此行为,怎能在大好时光里获得长足发展了。


三、是容易引发机器麻痹症,不利于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经常盯着手机频幕看,或者手指触摸频幕,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不愿意主动外出,宅在家里。久而久之,性格古怪,交际面狭窄,个别青少年思想极端。


四、是极大的助长了空虚娱乐之风,对孩子道德、价值、世界观有负面的导向。智能手机成为互联网终端之一,互联网泥沙俱下,不具备判断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青少年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蛊惑和宣传,误入歧途。娱乐功能让还学生打游戏上瘾,轻松网游变成可能,沉迷其间,难以自拔。


五、是手机助长了青少年不正确的消费观。网络购物快速化,在淘宝网、京东网、当当网等购物网站,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具个性化,满足了青少年求新潮的消费观念。他们轻松点击购物链接,几天之后物品就送到了家门口,导致孩子铺张浪费的风气日益上涨。


基于以上危害,家长和社会应该通力配合学校,营造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当然,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未尝不可。可是,你玩手机必须考虑到场合和使用范围,不能侵犯他人的学习权。如果带坏了班风和校风,那就是大大的不妥。


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及时和家长们、教育专家们商议沟通,并征求广大学生和家长们的意见,制订出学校使用手机的范围,以及在未能正确使用手机的处罚细则,让学生正确用手机、大方用手机。彻底驱逐手机对青少年的毒害,让精神鸦片远离祖国的花朵。

在创意为王的时代,为什么广大一线教师反感“教育创新”?

给自己一次机会
去创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