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小黄不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45 次浏览 • 2015-08-25 09:48 • 来自相关话题

学前教育,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这个问题可以聊很多、聊很久,想不想学习的人都该有资格来说说想法。由于您未展开这个问题的具体细节,因而我只能大范围地胡说一些。我个人仅从父母角度来粗浅理解:

首先是动机问题:
 
您得了解孩子为什么想学习,还有为什么不想学习。他不想学习,是因为没有尝到想学习带来的好处。您应该通过不断地交流把他的思路一点一点地牵引过来,明确地为他分析出两者利弊,供他自己抉择(实际上沟通得当,他只能选择想学习)。
 
明白他生活中目前的需求和厌恶很要紧,通过不断地激励可以改善他的学习态度。当然,您不能“不喜欢学习就只能掏大粪”、“这回考一百就给你买小坦克”,很多活生生的案例告诉人们,这两种教育方式不会特别奏效。一则是他不能完全明白掏大粪有什么不好,他也不可能去切身体会,这离他的生活太远。另外就是孩子下回不想要小坦克了,改成大飞机了,又或者您叫孩子去劳动,他让您也来个“一百分”,那您怎么办呢?这种讲价方式不太好。所以一定要走到孩子的语境里去,站在他的窗口来看问题,用他能够听懂的语言来沟通,这很重要。
 
比如他与哪个同学有矛盾,那个同学经常欺负他,老师偏袒那个同学,就是因为您孩子不爱学习、成绩较差造成的,结果换个方式,他成绩上升了,而且业绩排名很高,人际效果立刻就会改变,他也会感受到甜头。激励孩子不断主动学习,没有一针灵的好事,靠的是不断地去沟通交流,长时间的洗脑,话不能说得太直白,先要了解他最近过得怎么样,知道他遇到的问题后,让他完全敞开心扉,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把这些问题牵引到学习成绩上,该模糊的话要模糊,该明确的话要明确,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而要点在于,观察他的喜恶,并走进他的世界。有的时候,动机问题可以用替代法来解决。比如孩子总喜欢玩游戏,为什么?会不会是平时生活没有价值成就感,在游戏里才会有价值认同?从这里入手,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再者就是外部环境问题,“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能够健康成长三次迁居改变邻里环境,可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非常重要。俗话讲,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孩子再有什么天资,如果周围环境差劲,他只能“鹤立鸡群,迟早变鸡”。故而您要下些功夫观察一下他的小朋友,以及与孩子年龄相仿的邻里,这很重要,如果这些孩子里十个人有六个人都很完蛋,那您必须提高警惕了。适当欢迎他把小朋友带回家一起玩耍,方便您直接观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于对孩子交友的干预手段,如前文提到的一样,手法要讲究艺术,不要“多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别老和小坏蛋瞎混”,这种率性而为的表达方式要不得,有的时候适当挑拨离间也不错。学校环境是个重头戏,要看这个学校每年中考或者高考的成果,夸张地讲,如果这个学校一个班每年就出一个高中生(重点)或者大学生(985),还不是理想型那种,您务必要费心考虑了,而且要快,因为这关系到他一生的悲喜。
 
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

还有就是内部环境问题,“子不学,断机杼”,事实上这个时代更加要求父母能够专业化一点,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为人父母的人甚至连儿女的角色都做不好,应该呼唤专业型父母。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弄个学区房,真是熬费了半条命。但当父母费劲求索好学校的时候,是不是也该为他谋个好家庭?学校早晚要毕业,但家庭毕不了业,生下来就在这个家,死也是这个家,找个好老师,不如找个好父母,拼爹是应该的,但拼的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几代人的智慧积累,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家里的书架上有多少本木头桩,是孩子的父母甚至祖辈有没有良好的家庭知识管理机制,懂得转换语言去分享智慧心得,并流传更新下去,比如孩子是否知道爷爷的爷爷有什么有血有泪的人生心得?一般人家庭可能连名字都忘记了,说明这位老人一世白活,好不容易经历了一番人生体验,血泪心得就白白蒸发掉了,后代又要重新开始。人的价值,不用往多远说,人不必让天下记得自己多久,如果能让自己的子孙记住的名字,说明自己就算对得起良心了。
 
孩子的未来,祖宗可以帮上忙
 
就拿高考来说,其实很多名校的学生高中几年并未费多大劲来学习,恨不得上课睡个觉就名校了,这不是假话,因为从他家爷爷辈就是非野鸡型海龟了,这个环境催发他活得会容易些。有的人费好大的劲,也不理想。
 
如果可以,试想我们从清华大学里随机抽出十个学生,随机再从某野鸡学校抽出十个学生,观察一下他们的父母,原因立刻就会明了。不是清华版父母多有钱,而是多精明,自然精明就不会潦倒。
 
穷山沟里也会出现清华学子,但能有几个?那是特例了。一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当然不是他个人的努力成就,那是全家人的智慧指数,甚至是从那元谋人、北京人时代到现在的结果。大家都是从原始走到现在,差距会拉开,就是因为家庭传宗接代中有的角色没把本职工作做好,搞的后代苦不堪言。但换句话讲,传了几千年、几万年的代还没绝户,那谁也不比谁更差。考虑事情,当然要从一般性来出发,谁叫我们是一般人呢?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不要“你看谁谁谁”,有些父母为什么不想想谁谁谁的父母都干什么了。闲话少说,回归话题,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外要仔细工作,在家要仔细示范,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方面要经常与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看到您说的这些道理,您也做到了,而且一定要趁早。不少父母就很完蛋,倒是也爱与孩子交流,教育孩子。我把他们那种教育方式叫做“饭桌教育”,不吃饭不教育,一吃饭就教育,说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除了“想当年你妈我……”就是“想当年你爸我……”。搞得孩子都患有吃饭恐惧症了,难怪这是一个“吃(痴)货”横行的时代,然后教育完孩子之后,父母就开始了阳光的麻将生活。为什么非要在吃饭的时候才去与孩子沟通呢?因为耽误打麻将的时间了。饭桌不见得是饭桌,麻将不见得是麻将。最后想说,慎用惩罚手段,必要的情况下,陪孩子一块受罚,才够虐心,才够深刻。

最后谈谈孩子成长问题:
 
其实教育孩子应该多考虑如何规避问题,而不是如何解决问题。因为等问题出现的时候再去处理,那费的劲就大了。很多父母工作很忙,说实在的,养家不容易,确实是很难抽出点时间来时时监控孩子的举动。但如果爱他,就应该了解他的想法。哪怕一周只有一整段的交流时间,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细节。多教“如何”和“为什么”,少一些“要怎样”。时刻发现,时刻纠正。在孩子的面前,父母对话的内容应该需要注意。孩子往往是该聪明的地方不聪明,不该聪明的地方太聪明。
 
链接: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制定标准 加快普及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其中教育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以及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此次修正案草案中提到,“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表示“各级政府需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此外,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新增“民办学校可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盈利性法人”,将尊重民办学校组织选择,有助于促进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民办学校法人属性的模糊也一直困扰学校创办者,此次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删除“民办学校可取的合理回报”等条款,可认为接下来将逐渐明确民办学校法人属性。法人属性的明确,将为民办学校获得相对应配套政策铺路,并在政策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中获得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查看全部
学前教育,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这个问题可以聊很多、聊很久,想不想学习的人都该有资格来说说想法。由于您未展开这个问题的具体细节,因而我只能大范围地胡说一些。我个人仅从父母角度来粗浅理解

首先是动机问题:
 
您得了解孩子为什么想学习,还有为什么不想学习。他不想学习,是因为没有尝到想学习带来的好处。您应该通过不断地交流把他的思路一点一点地牵引过来,明确地为他分析出两者利弊,供他自己抉择(实际上沟通得当,他只能选择想学习)。
 
明白他生活中目前的需求和厌恶很要紧,通过不断地激励可以改善他的学习态度。当然,您不能“不喜欢学习就只能掏大粪”、“这回考一百就给你买小坦克”,很多活生生的案例告诉人们,这两种教育方式不会特别奏效。一则是他不能完全明白掏大粪有什么不好,他也不可能去切身体会,这离他的生活太远。另外就是孩子下回不想要小坦克了,改成大飞机了,又或者您叫孩子去劳动,他让您也来个“一百分”,那您怎么办呢?这种讲价方式不太好。所以一定要走到孩子的语境里去,站在他的窗口来看问题,用他能够听懂的语言来沟通,这很重要
 
比如他与哪个同学有矛盾,那个同学经常欺负他,老师偏袒那个同学,就是因为您孩子不爱学习、成绩较差造成的,结果换个方式,他成绩上升了,而且业绩排名很高,人际效果立刻就会改变,他也会感受到甜头。激励孩子不断主动学习,没有一针灵的好事,靠的是不断地去沟通交流,长时间的洗脑,话不能说得太直白,先要了解他最近过得怎么样,知道他遇到的问题后,让他完全敞开心扉,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把这些问题牵引到学习成绩上,该模糊的话要模糊,该明确的话要明确,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而要点在于,观察他的喜恶,并走进他的世界。有的时候,动机问题可以用替代法来解决。比如孩子总喜欢玩游戏,为什么?会不会是平时生活没有价值成就感,在游戏里才会有价值认同?从这里入手,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再者就是外部环境问题,“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能够健康成长三次迁居改变邻里环境,可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非常重要。俗话讲,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孩子再有什么天资,如果周围环境差劲,他只能“鹤立鸡群,迟早变鸡”。故而您要下些功夫观察一下他的小朋友,以及与孩子年龄相仿的邻里,这很重要,如果这些孩子里十个人有六个人都很完蛋,那您必须提高警惕了。适当欢迎他把小朋友带回家一起玩耍,方便您直接观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于对孩子交友的干预手段,如前文提到的一样,手法要讲究艺术,不要“多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别老和小坏蛋瞎混”,这种率性而为的表达方式要不得,有的时候适当挑拨离间也不错。学校环境是个重头戏,要看这个学校每年中考或者高考的成果,夸张地讲,如果这个学校一个班每年就出一个高中生(重点)或者大学生(985),还不是理想型那种,您务必要费心考虑了,而且要快,因为这关系到他一生的悲喜。
 
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

还有就是内部环境问题,“子不学,断机杼”,事实上这个时代更加要求父母能够专业化一点,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为人父母的人甚至连儿女的角色都做不好,应该呼唤专业型父母。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弄个学区房,真是熬费了半条命。但当父母费劲求索好学校的时候,是不是也该为他谋个好家庭?学校早晚要毕业,但家庭毕不了业,生下来就在这个家,死也是这个家,找个好老师,不如找个好父母,拼爹是应该的,但拼的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几代人的智慧积累,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家里的书架上有多少本木头桩,是孩子的父母甚至祖辈有没有良好的家庭知识管理机制,懂得转换语言去分享智慧心得,并流传更新下去,比如孩子是否知道爷爷的爷爷有什么有血有泪的人生心得?一般人家庭可能连名字都忘记了,说明这位老人一世白活,好不容易经历了一番人生体验,血泪心得就白白蒸发掉了,后代又要重新开始。人的价值,不用往多远说,人不必让天下记得自己多久,如果能让自己的子孙记住的名字,说明自己就算对得起良心了。
 
孩子的未来,祖宗可以帮上忙
 
就拿高考来说,其实很多名校的学生高中几年并未费多大劲来学习,恨不得上课睡个觉就名校了,这不是假话,因为从他家爷爷辈就是非野鸡型海龟了,这个环境催发他活得会容易些。有的人费好大的劲,也不理想。
 
如果可以,试想我们从清华大学里随机抽出十个学生,随机再从某野鸡学校抽出十个学生,观察一下他们的父母,原因立刻就会明了。不是清华版父母多有钱,而是多精明,自然精明就不会潦倒。
 
穷山沟里也会出现清华学子,但能有几个?那是特例了。一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当然不是他个人的努力成就,那是全家人的智慧指数,甚至是从那元谋人、北京人时代到现在的结果。大家都是从原始走到现在,差距会拉开,就是因为家庭传宗接代中有的角色没把本职工作做好,搞的后代苦不堪言。但换句话讲,传了几千年、几万年的代还没绝户,那谁也不比谁更差。考虑事情,当然要从一般性来出发,谁叫我们是一般人呢?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不要“你看谁谁谁”,有些父母为什么不想想谁谁谁的父母都干什么了。闲话少说,回归话题,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外要仔细工作,在家要仔细示范,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方面要经常与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看到您说的这些道理,您也做到了,而且一定要趁早。不少父母就很完蛋,倒是也爱与孩子交流,教育孩子。我把他们那种教育方式叫做“饭桌教育”,不吃饭不教育,一吃饭就教育,说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除了“想当年你妈我……”就是“想当年你爸我……”。搞得孩子都患有吃饭恐惧症了,难怪这是一个“吃(痴)货”横行的时代,然后教育完孩子之后,父母就开始了阳光的麻将生活。为什么非要在吃饭的时候才去与孩子沟通呢?因为耽误打麻将的时间了。饭桌不见得是饭桌,麻将不见得是麻将。最后想说,慎用惩罚手段,必要的情况下,陪孩子一块受罚,才够虐心,才够深刻。

最后谈谈孩子成长问题:
 
其实教育孩子应该多考虑如何规避问题,而不是如何解决问题。因为等问题出现的时候再去处理,那费的劲就大了。很多父母工作很忙,说实在的,养家不容易,确实是很难抽出点时间来时时监控孩子的举动。但如果爱他,就应该了解他的想法。哪怕一周只有一整段的交流时间,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细节。多教“如何”和“为什么”,少一些“要怎样”。时刻发现,时刻纠正。在孩子的面前,父母对话的内容应该需要注意。孩子往往是该聪明的地方不聪明,不该聪明的地方太聪明。
 
链接: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制定标准 加快普及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其中教育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以及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此次修正案草案中提到,“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表示“各级政府需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此外,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新增“民办学校可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盈利性法人”,将尊重民办学校组织选择,有助于促进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民办学校法人属性的模糊也一直困扰学校创办者,此次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删除“民办学校可取的合理回报”等条款,可认为接下来将逐渐明确民办学校法人属性。法人属性的明确,将为民办学校获得相对应配套政策铺路,并在政策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中获得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和英国比,有哪些不合理的?

兰花演绎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2535 次浏览 • 2015-08-11 16:38 • 来自相关话题

学前教育|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

化学气象淀积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20 次浏览 • 2015-08-07 11:16 • 来自相关话题

学前教育|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
 
英国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很差,听说很多初中生乘法都不会?
 
如果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平均成绩应该不如中国学生。他们学习的应试知识比较浅,但是从知识面来讲的话,英国的学生学习的范围很广,知识丰富,而且比较全面,比如画画不单纯学画画,他们还经常逛美术馆,学美术史。
 
听说国外幼儿园分玩的和认真读书考名牌小学两种的,是这样吗?
 
国外的幼儿园基本都是玩,如果要考名牌的私立学校,家长会报外面的辅导班,专门辅导学前的这个考试。确实也是很残酷地竞争,百里挑一,但是名牌小学除了考孩子之外还要面试家长。
 
纪录片里中国教师执教的学校是不是英国比较“水”的学校?那些精英化培养方向的贵族学校情况是不是有很大差别?
 
那个学校不水。在公立学校评定是最高一级。但是不算顶尖学校而且跟好的私立没法比。
 
英国的作业会不会把学生逼到晚上很晚做不完啊~?
 
我孩子一年级,基本上没什么作业,他们的作业就是一些动手制作类的,然后每周读一本新书,第二周交换一本新的回来。
 
我觉得经历过中国式教育,现在从工作角度看,很多事物并没有必要分清对错,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觉得中国式的英国式的教育各有所长。但是个人认为中国体系里缺少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关注别人的感受。比如我在走路时走在路中间会不会挡道后面人,我停车在别人家车位会不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去球场看球不对号入座会不会造成连锁影响,等等等等。中国的情况是我自己一定要强,我一定要做最好,至于别人会怎样被我影响是第二位。其实这么多黑心食品案例的根源也是这个:我要降低成本赚的多,至于顾客健康无所谓。
 
怎么让小孩可以学好中文?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国外出生的话,那么就在家里坚持和他说中文,给他买一些中文的动画片和书读给他听。外国的医生也建议,双语的孩子应该在家里学习母语,学校会教他外语的不要担心。
 
英国教育是否很花钱呢?
 
英国的教育分两种,公立和私立。在私立学校体系,家长一般都要付学费;在公立学校体系,教育是免费的,从4岁管到16岁。私立学校的收费是很高的,公立则不收费。
 
我的孩子还小,但对于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忧心忡忡,有什么独到的方法望指点?
 
我觉得学龄前的孩子基本上主要是培养性格和习惯,教育的问题不用太担心,现在学习的太多反而到了读书的时候厌学了,让他们一直保持对知识的好奇蛮重要的。
 
我女儿开学初三,各个初中已经疯狂,中考甚至比高考还恐怖,因为在沈阳优秀高中太少,太多中国家长信奉这样一个公式: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我是无语的,不知您怎么看?
 
很遗憾,这个模式是这样的,不光在中国,英国也是。不过很多英国家长对名校并不严格要求孩子,只要孩子快乐就好,没有逼迫。但是中国由于人多孩子多竞争大,家长都是迫切期望孩子进名校。
 
英国教育是不是很注重肖孩子个性培养啊?如何在国内教育体制中保存孩子个性?
 
是的,英国的学校是主张每个孩子发扬自己的天性,比如画画,他们也画自画像但是千奇百怪甚至胡乱画老师都不会在意,会把所有孩子的画印成日历画册,那些画在国内的老师看来真是水平太差了。
 
你担不担心小孩在国外接受基础教育,数字太差?
 
你是说数学吗?国外的基础教育数学会比中国学的浅,但是如果想让孩子有好成绩,还是家里要多花心思,国外也有各种家教,所以如果要主攻数学,也得多做习题。
 
请问英国老师会怎么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比如学习上的,中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或者行为习惯方面,抽烟打架之类。谢谢?
 
首先,英国的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用言语过分责骂学生,这些都有可能会惹上官司的。中学生的情况我还不太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如果他们犯错了,几次沟通都没用,老师会让孩子“罚坐”,也就是坐一边呆着不能参与集体活动,而且不能超过2分钟。如果有这样的惩罚,老师也会在放学的时候告知家长。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在英国读幼儿园和小学费用大概是多少?还有就是其学前教学模式真的特别先进(比如说鼓励孩子质疑、培养动手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吗?而不像国内教科书式的方式?
 
英国的教育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幼儿园阶段(4岁前)基本上是私立幼儿园,所以每个月的费用在1000英镑左右;上了小学以后,公立学校是免费的,私立学校的平均费用在每年12000英镑左右(3个学期)。英国的学前教育模式和国内是挺不同的,他们的教室座位就是圆的,大家围坐一起而不是像中国的课桌。他们注重上课的互动,团队精神的培养,他们的演出是每个孩子都参与的,而不是只选优秀孩子表演,是很注重动手能力,幼儿园每天带回来很多手工作品。
 
我想问孩子的花费有多高?您朋友的孩子肯定有在国内的吧,您觉得这种教育投资意义在哪?
 
其实在英国,如果你没有给孩子上很多额外的辅导课的话,花费并不高。因为从4岁开始就是义务教育,3岁也有每天3小时的免费教育,其余的时间国外的儿童活动非常丰富,比如图书馆每周定时的读书活动和婴幼儿的音乐活动,教堂里也有定时的儿童活动,学校的组织等等。如果要额外上游泳课、钢琴课或者其他课程就另说了。我觉得教育的投资其实是无形的意义,可多可少,但是要让孩子快乐还有培养良好的性格,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它有时候比知识更重要。
 
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总结:

两国从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就不一样;中国的教育模式虽说刻板但尤有用武之地,英国的教育模式活泼但直接导致学生的散漫;BBC的这个纪录片原本是在思考自己国家的教育,没成想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我们将西方的优秀模式取来为己用的前提是建立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的,非要深究差异是没必要的。我觉得不能单纯去判定哪一种教育是成功的或者是正确的,对每一个孩子也不一样。 查看全部

学前教育|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
 
英国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很差,听说很多初中生乘法都不会?
 
如果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平均成绩应该不如中国学生。他们学习的应试知识比较浅,但是从知识面来讲的话,英国的学生学习的范围很广,知识丰富,而且比较全面,比如画画不单纯学画画,他们还经常逛美术馆,学美术史。
 
听说国外幼儿园分玩的和认真读书考名牌小学两种的,是这样吗?
 
国外的幼儿园基本都是玩,如果要考名牌的私立学校,家长会报外面的辅导班,专门辅导学前的这个考试。确实也是很残酷地竞争,百里挑一,但是名牌小学除了考孩子之外还要面试家长。
 
纪录片里中国教师执教的学校是不是英国比较“水”的学校?那些精英化培养方向的贵族学校情况是不是有很大差别?
 
那个学校不水。在公立学校评定是最高一级。但是不算顶尖学校而且跟好的私立没法比。
 
英国的作业会不会把学生逼到晚上很晚做不完啊~?
 
我孩子一年级,基本上没什么作业,他们的作业就是一些动手制作类的,然后每周读一本新书,第二周交换一本新的回来。
 
我觉得经历过中国式教育,现在从工作角度看,很多事物并没有必要分清对错,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觉得中国式的英国式的教育各有所长。但是个人认为中国体系里缺少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关注别人的感受。比如我在走路时走在路中间会不会挡道后面人,我停车在别人家车位会不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去球场看球不对号入座会不会造成连锁影响,等等等等。中国的情况是我自己一定要强,我一定要做最好,至于别人会怎样被我影响是第二位。其实这么多黑心食品案例的根源也是这个:我要降低成本赚的多,至于顾客健康无所谓。
 
怎么让小孩可以学好中文?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国外出生的话,那么就在家里坚持和他说中文,给他买一些中文的动画片和书读给他听。外国的医生也建议,双语的孩子应该在家里学习母语,学校会教他外语的不要担心。
 
英国教育是否很花钱呢?
 
英国的教育分两种,公立和私立。在私立学校体系,家长一般都要付学费;在公立学校体系,教育是免费的,从4岁管到16岁。私立学校的收费是很高的,公立则不收费。
 
我的孩子还小,但对于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忧心忡忡,有什么独到的方法望指点?
 
我觉得学龄前的孩子基本上主要是培养性格和习惯,教育的问题不用太担心,现在学习的太多反而到了读书的时候厌学了,让他们一直保持对知识的好奇蛮重要的。
 
我女儿开学初三,各个初中已经疯狂,中考甚至比高考还恐怖,因为在沈阳优秀高中太少,太多中国家长信奉这样一个公式: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我是无语的,不知您怎么看?
 
很遗憾,这个模式是这样的,不光在中国,英国也是。不过很多英国家长对名校并不严格要求孩子,只要孩子快乐就好,没有逼迫。但是中国由于人多孩子多竞争大,家长都是迫切期望孩子进名校。
 
英国教育是不是很注重肖孩子个性培养啊?如何在国内教育体制中保存孩子个性?
 
是的,英国的学校是主张每个孩子发扬自己的天性,比如画画,他们也画自画像但是千奇百怪甚至胡乱画老师都不会在意,会把所有孩子的画印成日历画册,那些画在国内的老师看来真是水平太差了。
 
你担不担心小孩在国外接受基础教育,数字太差?
 
你是说数学吗?国外的基础教育数学会比中国学的浅,但是如果想让孩子有好成绩,还是家里要多花心思,国外也有各种家教,所以如果要主攻数学,也得多做习题。
 
请问英国老师会怎么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比如学习上的,中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或者行为习惯方面,抽烟打架之类。谢谢?
 
首先,英国的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用言语过分责骂学生,这些都有可能会惹上官司的。中学生的情况我还不太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如果他们犯错了,几次沟通都没用,老师会让孩子“罚坐”,也就是坐一边呆着不能参与集体活动,而且不能超过2分钟。如果有这样的惩罚,老师也会在放学的时候告知家长。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在英国读幼儿园和小学费用大概是多少?还有就是其学前教学模式真的特别先进(比如说鼓励孩子质疑、培养动手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吗?而不像国内教科书式的方式?
 
英国的教育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幼儿园阶段(4岁前)基本上是私立幼儿园,所以每个月的费用在1000英镑左右;上了小学以后,公立学校是免费的,私立学校的平均费用在每年12000英镑左右(3个学期)。英国的学前教育模式和国内是挺不同的,他们的教室座位就是圆的,大家围坐一起而不是像中国的课桌。他们注重上课的互动,团队精神的培养,他们的演出是每个孩子都参与的,而不是只选优秀孩子表演,是很注重动手能力,幼儿园每天带回来很多手工作品。
 
我想问孩子的花费有多高?您朋友的孩子肯定有在国内的吧,您觉得这种教育投资意义在哪?
 
其实在英国,如果你没有给孩子上很多额外的辅导课的话,花费并不高。因为从4岁开始就是义务教育,3岁也有每天3小时的免费教育,其余的时间国外的儿童活动非常丰富,比如图书馆每周定时的读书活动和婴幼儿的音乐活动,教堂里也有定时的儿童活动,学校的组织等等。如果要额外上游泳课、钢琴课或者其他课程就另说了。我觉得教育的投资其实是无形的意义,可多可少,但是要让孩子快乐还有培养良好的性格,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它有时候比知识更重要。
 
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总结:


两国从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就不一样;中国的教育模式虽说刻板但尤有用武之地,英国的教育模式活泼但直接导致学生的散漫;BBC的这个纪录片原本是在思考自己国家的教育,没成想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我们将西方的优秀模式取来为己用的前提是建立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的,非要深究差异是没必要的。我觉得不能单纯去判定哪一种教育是成功的或者是正确的,对每一个孩子也不一样。


我国学前教育和英国比,有哪些不合理的?

回复

兰花演绎 回复了问题 • 2 人关注 • 1 个回复 • 2535 次浏览 • 2015-08-11 16:38 • 来自相关话题

学前教育,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小黄不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3045 次浏览 • 2015-08-25 09:48 • 来自相关话题

学前教育,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这个问题可以聊很多、聊很久,想不想学习的人都该有资格来说说想法。由于您未展开这个问题的具体细节,因而我只能大范围地胡说一些。我个人仅从父母角度来粗浅理解:

首先是动机问题:
 
您得了解孩子为什么想学习,还有为什么不想学习。他不想学习,是因为没有尝到想学习带来的好处。您应该通过不断地交流把他的思路一点一点地牵引过来,明确地为他分析出两者利弊,供他自己抉择(实际上沟通得当,他只能选择想学习)。
 
明白他生活中目前的需求和厌恶很要紧,通过不断地激励可以改善他的学习态度。当然,您不能“不喜欢学习就只能掏大粪”、“这回考一百就给你买小坦克”,很多活生生的案例告诉人们,这两种教育方式不会特别奏效。一则是他不能完全明白掏大粪有什么不好,他也不可能去切身体会,这离他的生活太远。另外就是孩子下回不想要小坦克了,改成大飞机了,又或者您叫孩子去劳动,他让您也来个“一百分”,那您怎么办呢?这种讲价方式不太好。所以一定要走到孩子的语境里去,站在他的窗口来看问题,用他能够听懂的语言来沟通,这很重要。
 
比如他与哪个同学有矛盾,那个同学经常欺负他,老师偏袒那个同学,就是因为您孩子不爱学习、成绩较差造成的,结果换个方式,他成绩上升了,而且业绩排名很高,人际效果立刻就会改变,他也会感受到甜头。激励孩子不断主动学习,没有一针灵的好事,靠的是不断地去沟通交流,长时间的洗脑,话不能说得太直白,先要了解他最近过得怎么样,知道他遇到的问题后,让他完全敞开心扉,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把这些问题牵引到学习成绩上,该模糊的话要模糊,该明确的话要明确,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而要点在于,观察他的喜恶,并走进他的世界。有的时候,动机问题可以用替代法来解决。比如孩子总喜欢玩游戏,为什么?会不会是平时生活没有价值成就感,在游戏里才会有价值认同?从这里入手,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再者就是外部环境问题,“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能够健康成长三次迁居改变邻里环境,可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非常重要。俗话讲,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孩子再有什么天资,如果周围环境差劲,他只能“鹤立鸡群,迟早变鸡”。故而您要下些功夫观察一下他的小朋友,以及与孩子年龄相仿的邻里,这很重要,如果这些孩子里十个人有六个人都很完蛋,那您必须提高警惕了。适当欢迎他把小朋友带回家一起玩耍,方便您直接观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于对孩子交友的干预手段,如前文提到的一样,手法要讲究艺术,不要“多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别老和小坏蛋瞎混”,这种率性而为的表达方式要不得,有的时候适当挑拨离间也不错。学校环境是个重头戏,要看这个学校每年中考或者高考的成果,夸张地讲,如果这个学校一个班每年就出一个高中生(重点)或者大学生(985),还不是理想型那种,您务必要费心考虑了,而且要快,因为这关系到他一生的悲喜。
 
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

还有就是内部环境问题,“子不学,断机杼”,事实上这个时代更加要求父母能够专业化一点,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为人父母的人甚至连儿女的角色都做不好,应该呼唤专业型父母。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弄个学区房,真是熬费了半条命。但当父母费劲求索好学校的时候,是不是也该为他谋个好家庭?学校早晚要毕业,但家庭毕不了业,生下来就在这个家,死也是这个家,找个好老师,不如找个好父母,拼爹是应该的,但拼的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几代人的智慧积累,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家里的书架上有多少本木头桩,是孩子的父母甚至祖辈有没有良好的家庭知识管理机制,懂得转换语言去分享智慧心得,并流传更新下去,比如孩子是否知道爷爷的爷爷有什么有血有泪的人生心得?一般人家庭可能连名字都忘记了,说明这位老人一世白活,好不容易经历了一番人生体验,血泪心得就白白蒸发掉了,后代又要重新开始。人的价值,不用往多远说,人不必让天下记得自己多久,如果能让自己的子孙记住的名字,说明自己就算对得起良心了。
 
孩子的未来,祖宗可以帮上忙
 
就拿高考来说,其实很多名校的学生高中几年并未费多大劲来学习,恨不得上课睡个觉就名校了,这不是假话,因为从他家爷爷辈就是非野鸡型海龟了,这个环境催发他活得会容易些。有的人费好大的劲,也不理想。
 
如果可以,试想我们从清华大学里随机抽出十个学生,随机再从某野鸡学校抽出十个学生,观察一下他们的父母,原因立刻就会明了。不是清华版父母多有钱,而是多精明,自然精明就不会潦倒。
 
穷山沟里也会出现清华学子,但能有几个?那是特例了。一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当然不是他个人的努力成就,那是全家人的智慧指数,甚至是从那元谋人、北京人时代到现在的结果。大家都是从原始走到现在,差距会拉开,就是因为家庭传宗接代中有的角色没把本职工作做好,搞的后代苦不堪言。但换句话讲,传了几千年、几万年的代还没绝户,那谁也不比谁更差。考虑事情,当然要从一般性来出发,谁叫我们是一般人呢?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不要“你看谁谁谁”,有些父母为什么不想想谁谁谁的父母都干什么了。闲话少说,回归话题,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外要仔细工作,在家要仔细示范,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方面要经常与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看到您说的这些道理,您也做到了,而且一定要趁早。不少父母就很完蛋,倒是也爱与孩子交流,教育孩子。我把他们那种教育方式叫做“饭桌教育”,不吃饭不教育,一吃饭就教育,说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除了“想当年你妈我……”就是“想当年你爸我……”。搞得孩子都患有吃饭恐惧症了,难怪这是一个“吃(痴)货”横行的时代,然后教育完孩子之后,父母就开始了阳光的麻将生活。为什么非要在吃饭的时候才去与孩子沟通呢?因为耽误打麻将的时间了。饭桌不见得是饭桌,麻将不见得是麻将。最后想说,慎用惩罚手段,必要的情况下,陪孩子一块受罚,才够虐心,才够深刻。

最后谈谈孩子成长问题:
 
其实教育孩子应该多考虑如何规避问题,而不是如何解决问题。因为等问题出现的时候再去处理,那费的劲就大了。很多父母工作很忙,说实在的,养家不容易,确实是很难抽出点时间来时时监控孩子的举动。但如果爱他,就应该了解他的想法。哪怕一周只有一整段的交流时间,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细节。多教“如何”和“为什么”,少一些“要怎样”。时刻发现,时刻纠正。在孩子的面前,父母对话的内容应该需要注意。孩子往往是该聪明的地方不聪明,不该聪明的地方太聪明。
 
链接: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制定标准 加快普及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其中教育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以及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此次修正案草案中提到,“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表示“各级政府需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此外,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新增“民办学校可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盈利性法人”,将尊重民办学校组织选择,有助于促进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民办学校法人属性的模糊也一直困扰学校创办者,此次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删除“民办学校可取的合理回报”等条款,可认为接下来将逐渐明确民办学校法人属性。法人属性的明确,将为民办学校获得相对应配套政策铺路,并在政策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中获得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查看全部
学前教育,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这个问题可以聊很多、聊很久,想不想学习的人都该有资格来说说想法。由于您未展开这个问题的具体细节,因而我只能大范围地胡说一些。我个人仅从父母角度来粗浅理解

首先是动机问题:
 
您得了解孩子为什么想学习,还有为什么不想学习。他不想学习,是因为没有尝到想学习带来的好处。您应该通过不断地交流把他的思路一点一点地牵引过来,明确地为他分析出两者利弊,供他自己抉择(实际上沟通得当,他只能选择想学习)。
 
明白他生活中目前的需求和厌恶很要紧,通过不断地激励可以改善他的学习态度。当然,您不能“不喜欢学习就只能掏大粪”、“这回考一百就给你买小坦克”,很多活生生的案例告诉人们,这两种教育方式不会特别奏效。一则是他不能完全明白掏大粪有什么不好,他也不可能去切身体会,这离他的生活太远。另外就是孩子下回不想要小坦克了,改成大飞机了,又或者您叫孩子去劳动,他让您也来个“一百分”,那您怎么办呢?这种讲价方式不太好。所以一定要走到孩子的语境里去,站在他的窗口来看问题,用他能够听懂的语言来沟通,这很重要
 
比如他与哪个同学有矛盾,那个同学经常欺负他,老师偏袒那个同学,就是因为您孩子不爱学习、成绩较差造成的,结果换个方式,他成绩上升了,而且业绩排名很高,人际效果立刻就会改变,他也会感受到甜头。激励孩子不断主动学习,没有一针灵的好事,靠的是不断地去沟通交流,长时间的洗脑,话不能说得太直白,先要了解他最近过得怎么样,知道他遇到的问题后,让他完全敞开心扉,再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把这些问题牵引到学习成绩上,该模糊的话要模糊,该明确的话要明确,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而要点在于,观察他的喜恶,并走进他的世界。有的时候,动机问题可以用替代法来解决。比如孩子总喜欢玩游戏,为什么?会不会是平时生活没有价值成就感,在游戏里才会有价值认同?从这里入手,或许可以解决问题。

再者就是外部环境问题,“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能够健康成长三次迁居改变邻里环境,可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非常重要。俗话讲,落地的凤凰不如鸡。孩子再有什么天资,如果周围环境差劲,他只能“鹤立鸡群,迟早变鸡”。故而您要下些功夫观察一下他的小朋友,以及与孩子年龄相仿的邻里,这很重要,如果这些孩子里十个人有六个人都很完蛋,那您必须提高警惕了。适当欢迎他把小朋友带回家一起玩耍,方便您直接观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关于对孩子交友的干预手段,如前文提到的一样,手法要讲究艺术,不要“多跟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别老和小坏蛋瞎混”,这种率性而为的表达方式要不得,有的时候适当挑拨离间也不错。学校环境是个重头戏,要看这个学校每年中考或者高考的成果,夸张地讲,如果这个学校一个班每年就出一个高中生(重点)或者大学生(985),还不是理想型那种,您务必要费心考虑了,而且要快,因为这关系到他一生的悲喜。
 
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

还有就是内部环境问题,“子不学,断机杼”,事实上这个时代更加要求父母能够专业化一点,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为人父母的人甚至连儿女的角色都做不好,应该呼唤专业型父母。
 
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弄个学区房,真是熬费了半条命。但当父母费劲求索好学校的时候,是不是也该为他谋个好家庭?学校早晚要毕业,但家庭毕不了业,生下来就在这个家,死也是这个家,找个好老师,不如找个好父母,拼爹是应该的,但拼的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几代人的智慧积累,家庭文化氛围决定了孩子的根基,这种文化氛围不是家里的书架上有多少本木头桩,是孩子的父母甚至祖辈有没有良好的家庭知识管理机制,懂得转换语言去分享智慧心得,并流传更新下去,比如孩子是否知道爷爷的爷爷有什么有血有泪的人生心得?一般人家庭可能连名字都忘记了,说明这位老人一世白活,好不容易经历了一番人生体验,血泪心得就白白蒸发掉了,后代又要重新开始。人的价值,不用往多远说,人不必让天下记得自己多久,如果能让自己的子孙记住的名字,说明自己就算对得起良心了。
 
孩子的未来,祖宗可以帮上忙
 
就拿高考来说,其实很多名校的学生高中几年并未费多大劲来学习,恨不得上课睡个觉就名校了,这不是假话,因为从他家爷爷辈就是非野鸡型海龟了,这个环境催发他活得会容易些。有的人费好大的劲,也不理想。
 
如果可以,试想我们从清华大学里随机抽出十个学生,随机再从某野鸡学校抽出十个学生,观察一下他们的父母,原因立刻就会明了。不是清华版父母多有钱,而是多精明,自然精明就不会潦倒。
 
穷山沟里也会出现清华学子,但能有几个?那是特例了。一个孩子的高考成绩当然不是他个人的努力成就,那是全家人的智慧指数,甚至是从那元谋人、北京人时代到现在的结果。大家都是从原始走到现在,差距会拉开,就是因为家庭传宗接代中有的角色没把本职工作做好,搞的后代苦不堪言。但换句话讲,传了几千年、几万年的代还没绝户,那谁也不比谁更差。考虑事情,当然要从一般性来出发,谁叫我们是一般人呢?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讲特例,一定要从一般性出发,不要“你看谁谁谁”,有些父母为什么不想想谁谁谁的父母都干什么了。闲话少说,回归话题,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外要仔细工作,在家要仔细示范,一刻也不能放松。一方面要经常与孩子多交流,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看到您说的这些道理,您也做到了,而且一定要趁早。不少父母就很完蛋,倒是也爱与孩子交流,教育孩子。我把他们那种教育方式叫做“饭桌教育”,不吃饭不教育,一吃饭就教育,说半天也没说到点子上,除了“想当年你妈我……”就是“想当年你爸我……”。搞得孩子都患有吃饭恐惧症了,难怪这是一个“吃(痴)货”横行的时代,然后教育完孩子之后,父母就开始了阳光的麻将生活。为什么非要在吃饭的时候才去与孩子沟通呢?因为耽误打麻将的时间了。饭桌不见得是饭桌,麻将不见得是麻将。最后想说,慎用惩罚手段,必要的情况下,陪孩子一块受罚,才够虐心,才够深刻。

最后谈谈孩子成长问题:
 
其实教育孩子应该多考虑如何规避问题,而不是如何解决问题。因为等问题出现的时候再去处理,那费的劲就大了。很多父母工作很忙,说实在的,养家不容易,确实是很难抽出点时间来时时监控孩子的举动。但如果爱他,就应该了解他的想法。哪怕一周只有一整段的交流时间,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细节。多教“如何”和“为什么”,少一些“要怎样”。时刻发现,时刻纠正。在孩子的面前,父母对话的内容应该需要注意。孩子往往是该聪明的地方不聪明,不该聪明的地方太聪明。
 
链接: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制定标准 加快普及
 
学前教育拟写入教育法。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其中教育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以及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此次修正案草案中提到,“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并表示“各级政府需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

此外,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新增“民办学校可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盈利性法人”,将尊重民办学校组织选择,有助于促进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民办学校法人属性的模糊也一直困扰学校创办者,此次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删除“民办学校可取的合理回报”等条款,可认为接下来将逐渐明确民办学校法人属性。法人属性的明确,将为民办学校获得相对应配套政策铺路,并在政策法律的进一步完善中获得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

化学气象淀积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20 次浏览 • 2015-08-07 11:16 • 来自相关话题

学前教育|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
 
英国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很差,听说很多初中生乘法都不会?
 
如果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平均成绩应该不如中国学生。他们学习的应试知识比较浅,但是从知识面来讲的话,英国的学生学习的范围很广,知识丰富,而且比较全面,比如画画不单纯学画画,他们还经常逛美术馆,学美术史。
 
听说国外幼儿园分玩的和认真读书考名牌小学两种的,是这样吗?
 
国外的幼儿园基本都是玩,如果要考名牌的私立学校,家长会报外面的辅导班,专门辅导学前的这个考试。确实也是很残酷地竞争,百里挑一,但是名牌小学除了考孩子之外还要面试家长。
 
纪录片里中国教师执教的学校是不是英国比较“水”的学校?那些精英化培养方向的贵族学校情况是不是有很大差别?
 
那个学校不水。在公立学校评定是最高一级。但是不算顶尖学校而且跟好的私立没法比。
 
英国的作业会不会把学生逼到晚上很晚做不完啊~?
 
我孩子一年级,基本上没什么作业,他们的作业就是一些动手制作类的,然后每周读一本新书,第二周交换一本新的回来。
 
我觉得经历过中国式教育,现在从工作角度看,很多事物并没有必要分清对错,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觉得中国式的英国式的教育各有所长。但是个人认为中国体系里缺少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关注别人的感受。比如我在走路时走在路中间会不会挡道后面人,我停车在别人家车位会不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去球场看球不对号入座会不会造成连锁影响,等等等等。中国的情况是我自己一定要强,我一定要做最好,至于别人会怎样被我影响是第二位。其实这么多黑心食品案例的根源也是这个:我要降低成本赚的多,至于顾客健康无所谓。
 
怎么让小孩可以学好中文?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国外出生的话,那么就在家里坚持和他说中文,给他买一些中文的动画片和书读给他听。外国的医生也建议,双语的孩子应该在家里学习母语,学校会教他外语的不要担心。
 
英国教育是否很花钱呢?
 
英国的教育分两种,公立和私立。在私立学校体系,家长一般都要付学费;在公立学校体系,教育是免费的,从4岁管到16岁。私立学校的收费是很高的,公立则不收费。
 
我的孩子还小,但对于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忧心忡忡,有什么独到的方法望指点?
 
我觉得学龄前的孩子基本上主要是培养性格和习惯,教育的问题不用太担心,现在学习的太多反而到了读书的时候厌学了,让他们一直保持对知识的好奇蛮重要的。
 
我女儿开学初三,各个初中已经疯狂,中考甚至比高考还恐怖,因为在沈阳优秀高中太少,太多中国家长信奉这样一个公式: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我是无语的,不知您怎么看?
 
很遗憾,这个模式是这样的,不光在中国,英国也是。不过很多英国家长对名校并不严格要求孩子,只要孩子快乐就好,没有逼迫。但是中国由于人多孩子多竞争大,家长都是迫切期望孩子进名校。
 
英国教育是不是很注重肖孩子个性培养啊?如何在国内教育体制中保存孩子个性?
 
是的,英国的学校是主张每个孩子发扬自己的天性,比如画画,他们也画自画像但是千奇百怪甚至胡乱画老师都不会在意,会把所有孩子的画印成日历画册,那些画在国内的老师看来真是水平太差了。
 
你担不担心小孩在国外接受基础教育,数字太差?
 
你是说数学吗?国外的基础教育数学会比中国学的浅,但是如果想让孩子有好成绩,还是家里要多花心思,国外也有各种家教,所以如果要主攻数学,也得多做习题。
 
请问英国老师会怎么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比如学习上的,中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或者行为习惯方面,抽烟打架之类。谢谢?
 
首先,英国的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用言语过分责骂学生,这些都有可能会惹上官司的。中学生的情况我还不太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如果他们犯错了,几次沟通都没用,老师会让孩子“罚坐”,也就是坐一边呆着不能参与集体活动,而且不能超过2分钟。如果有这样的惩罚,老师也会在放学的时候告知家长。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在英国读幼儿园和小学费用大概是多少?还有就是其学前教学模式真的特别先进(比如说鼓励孩子质疑、培养动手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吗?而不像国内教科书式的方式?
 
英国的教育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幼儿园阶段(4岁前)基本上是私立幼儿园,所以每个月的费用在1000英镑左右;上了小学以后,公立学校是免费的,私立学校的平均费用在每年12000英镑左右(3个学期)。英国的学前教育模式和国内是挺不同的,他们的教室座位就是圆的,大家围坐一起而不是像中国的课桌。他们注重上课的互动,团队精神的培养,他们的演出是每个孩子都参与的,而不是只选优秀孩子表演,是很注重动手能力,幼儿园每天带回来很多手工作品。
 
我想问孩子的花费有多高?您朋友的孩子肯定有在国内的吧,您觉得这种教育投资意义在哪?
 
其实在英国,如果你没有给孩子上很多额外的辅导课的话,花费并不高。因为从4岁开始就是义务教育,3岁也有每天3小时的免费教育,其余的时间国外的儿童活动非常丰富,比如图书馆每周定时的读书活动和婴幼儿的音乐活动,教堂里也有定时的儿童活动,学校的组织等等。如果要额外上游泳课、钢琴课或者其他课程就另说了。我觉得教育的投资其实是无形的意义,可多可少,但是要让孩子快乐还有培养良好的性格,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它有时候比知识更重要。
 
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总结:

两国从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就不一样;中国的教育模式虽说刻板但尤有用武之地,英国的教育模式活泼但直接导致学生的散漫;BBC的这个纪录片原本是在思考自己国家的教育,没成想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我们将西方的优秀模式取来为己用的前提是建立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的,非要深究差异是没必要的。我觉得不能单纯去判定哪一种教育是成功的或者是正确的,对每一个孩子也不一样。 查看全部

学前教育|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
 
英国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很差,听说很多初中生乘法都不会?
 
如果纯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平均成绩应该不如中国学生。他们学习的应试知识比较浅,但是从知识面来讲的话,英国的学生学习的范围很广,知识丰富,而且比较全面,比如画画不单纯学画画,他们还经常逛美术馆,学美术史。
 
听说国外幼儿园分玩的和认真读书考名牌小学两种的,是这样吗?
 
国外的幼儿园基本都是玩,如果要考名牌的私立学校,家长会报外面的辅导班,专门辅导学前的这个考试。确实也是很残酷地竞争,百里挑一,但是名牌小学除了考孩子之外还要面试家长。
 
纪录片里中国教师执教的学校是不是英国比较“水”的学校?那些精英化培养方向的贵族学校情况是不是有很大差别?
 
那个学校不水。在公立学校评定是最高一级。但是不算顶尖学校而且跟好的私立没法比。
 
英国的作业会不会把学生逼到晚上很晚做不完啊~?
 
我孩子一年级,基本上没什么作业,他们的作业就是一些动手制作类的,然后每周读一本新书,第二周交换一本新的回来。
 
我觉得经历过中国式教育,现在从工作角度看,很多事物并没有必要分清对错,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觉得中国式的英国式的教育各有所长。但是个人认为中国体系里缺少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关注别人的感受。比如我在走路时走在路中间会不会挡道后面人,我停车在别人家车位会不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去球场看球不对号入座会不会造成连锁影响,等等等等。中国的情况是我自己一定要强,我一定要做最好,至于别人会怎样被我影响是第二位。其实这么多黑心食品案例的根源也是这个:我要降低成本赚的多,至于顾客健康无所谓。
 
怎么让小孩可以学好中文?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国外出生的话,那么就在家里坚持和他说中文,给他买一些中文的动画片和书读给他听。外国的医生也建议,双语的孩子应该在家里学习母语,学校会教他外语的不要担心。
 
英国教育是否很花钱呢?
 
英国的教育分两种,公立和私立。在私立学校体系,家长一般都要付学费;在公立学校体系,教育是免费的,从4岁管到16岁。私立学校的收费是很高的,公立则不收费。
 
我的孩子还小,但对于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忧心忡忡,有什么独到的方法望指点?
 
我觉得学龄前的孩子基本上主要是培养性格和习惯,教育的问题不用太担心,现在学习的太多反而到了读书的时候厌学了,让他们一直保持对知识的好奇蛮重要的。
 
我女儿开学初三,各个初中已经疯狂,中考甚至比高考还恐怖,因为在沈阳优秀高中太少,太多中国家长信奉这样一个公式: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人生,我是无语的,不知您怎么看?
 
很遗憾,这个模式是这样的,不光在中国,英国也是。不过很多英国家长对名校并不严格要求孩子,只要孩子快乐就好,没有逼迫。但是中国由于人多孩子多竞争大,家长都是迫切期望孩子进名校。
 
英国教育是不是很注重肖孩子个性培养啊?如何在国内教育体制中保存孩子个性?
 
是的,英国的学校是主张每个孩子发扬自己的天性,比如画画,他们也画自画像但是千奇百怪甚至胡乱画老师都不会在意,会把所有孩子的画印成日历画册,那些画在国内的老师看来真是水平太差了。
 
你担不担心小孩在国外接受基础教育,数字太差?
 
你是说数学吗?国外的基础教育数学会比中国学的浅,但是如果想让孩子有好成绩,还是家里要多花心思,国外也有各种家教,所以如果要主攻数学,也得多做习题。
 
请问英国老师会怎么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比如学习上的,中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或者行为习惯方面,抽烟打架之类。谢谢?
 
首先,英国的老师不能体罚学生,也不能用言语过分责骂学生,这些都有可能会惹上官司的。中学生的情况我还不太了解,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如果他们犯错了,几次沟通都没用,老师会让孩子“罚坐”,也就是坐一边呆着不能参与集体活动,而且不能超过2分钟。如果有这样的惩罚,老师也会在放学的时候告知家长。
 
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在英国读幼儿园和小学费用大概是多少?还有就是其学前教学模式真的特别先进(比如说鼓励孩子质疑、培养动手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吗?而不像国内教科书式的方式?
 
英国的教育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幼儿园阶段(4岁前)基本上是私立幼儿园,所以每个月的费用在1000英镑左右;上了小学以后,公立学校是免费的,私立学校的平均费用在每年12000英镑左右(3个学期)。英国的学前教育模式和国内是挺不同的,他们的教室座位就是圆的,大家围坐一起而不是像中国的课桌。他们注重上课的互动,团队精神的培养,他们的演出是每个孩子都参与的,而不是只选优秀孩子表演,是很注重动手能力,幼儿园每天带回来很多手工作品。
 
我想问孩子的花费有多高?您朋友的孩子肯定有在国内的吧,您觉得这种教育投资意义在哪?
 
其实在英国,如果你没有给孩子上很多额外的辅导课的话,花费并不高。因为从4岁开始就是义务教育,3岁也有每天3小时的免费教育,其余的时间国外的儿童活动非常丰富,比如图书馆每周定时的读书活动和婴幼儿的音乐活动,教堂里也有定时的儿童活动,学校的组织等等。如果要额外上游泳课、钢琴课或者其他课程就另说了。我觉得教育的投资其实是无形的意义,可多可少,但是要让孩子快乐还有培养良好的性格,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它有时候比知识更重要。
 
中英学前教育的差异总结:


两国从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就不一样;中国的教育模式虽说刻板但尤有用武之地,英国的教育模式活泼但直接导致学生的散漫;BBC的这个纪录片原本是在思考自己国家的教育,没成想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我们将西方的优秀模式取来为己用的前提是建立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的,非要深究差异是没必要的。我觉得不能单纯去判定哪一种教育是成功的或者是正确的,对每一个孩子也不一样。